疏通"最后一公里" 破解制约创新环境建设难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有好的环境。好的环境,不是管出来的,不是靠政府计划排出来的,也不是靠财政资金扶持出来的,是靠科学的制度放出来的。环境好不好,不能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企业、各类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来评价。
针对创新成果转化难、创新企业融资难、草根创业难、知识产权保护难等问题,《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着力破解制约上海创新环境建设的4个难题。
疏通“最后一公里”
打通从研发、应用到产业化的全创新链,促进成果、专利、技术的有效转化,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环节。然而,高大上的科研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却是眼下上海创新价值实现过程中“解不开的结”。2014年,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实现技术交易103项,交易金额11.31亿元,分别不足交易总量的5%和1%。
技术变现离不开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相关调研发现,本市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人员大多不足5人,主要从事汇集科研成果信息、提供简单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等工作。相比之下,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成果转化的人员分别超过90人和50人,部分从业人员具有理工科博士学位等专业背景,提供技术分析处理、成果应用研究以及形式多样的转化推介服务。
4月23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湾谷科技园揭牌。根据《意见》,上海将充分发挥这一国家级技术转移交易平台的功能作用,建立与国际知名中介机构深度合作交流的渠道,打造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交易网络,建立健全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营商服务体系。
力促科技与金融联姻
科技若不与金融结合,很难发展壮大。然而,科技创新企业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难以满足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市工商联调研显示,89.4%的企业希望通过银行获取创新资金支持,但很多创新型企业无法提供资产抵押,银行贷款受限。
除了融资难,天使投资不足,对初创期、种子期的投入和商业孵化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上海的创业吸引力。根据清科等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上海的天使投资无论在规模还是投资活跃度上,都远低于北京。为此《意见》明确,将重点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从天使投资、投贷联动、融资担保、企业上市、股权众筹等各个环节,全面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结合。
与此同时,现有的中小板、创业板准入门槛高,对企业的持续盈利、净利润、净资产等要求较高,堵塞了主业突出、有一定现金流规模、但连续投入较高的企业上市通道。《意见》提出,将加快在上海证交所设立“新兴板”,推动尚未盈利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
打造更多众创空间
鼓励草根创业,根本是降低创业成本和准入门槛,把有志于创新创业的草根族“扶上马”、“送一程”,挖掘草根之中的未来“大家”,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涌。
目前,上海有创业苗圃71家、市级孵化器107家、加速器13个,形成了覆盖全市所有区县的孵化器网络。然而,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关键不是大兴土木拓场地,而是要优化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结合,以满足“百变”创客的奇思妙想。比如“火”遍创业圈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其本身处于中关村这一创新大圈层,资金、人才、创意、技术等要素高度集聚,极易催生“化学反应”。
不少创业者反映,尽管张江的创新资源较为集聚,但上海缺少类似中关村那样的创新资源集聚、生活配套完善、创业氛围浓厚的园区。对此《意见》提出,大力扶持众创空间发展,支持有优势的民营科技企业搭建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扶持发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机构,支持创建创业大学、创客学院,鼓励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促进市区联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开放的创新创业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