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再出发丨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开创全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河
截至2017年底,上海累计引进外资项目9.14万个,实际吸收外资2231.4亿美元。直到现在,外资企业仍为全市贡献了超过1/4的GDP,1/3的税收和2/3的进出口总额。在上海改革开放历程中,外资曾在上海开放之初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就在30年前,原本外商在上海进行投资要跑遍5个局、20多个机构,普通项目要盖不下40个章,大项目甚至多达126个。直到上海外资委的成立,才让这126个图章合成了一个“大图章”。上海外资委的组建开创了全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河,也成为了全国为突破体制束缚、改善投资环境、简化审批手续而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的样板。
如果说“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给人带来巨大震撼,那么外资委一直秉持的服务理念,则深刻冲击了传统政府部门“朝南坐”的思维。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让外资委成为上海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次成功尝试,其影响深远,绵延至今。
首创:各部门负责人在这里“联合办公”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上海这座历史经济重镇城市,对国际资本和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一批又一批的外商蜂拥而至,投资热情高涨。但当时上海市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审批手续繁琐、周期冗长。从时间上看,过去外资项目审批,先是项目建议书,也就是立项要批,一批两三个月;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批可能又是两三个月;之后是合同章程,批完再发批准证书,外资企业才算合法成立,一个流程走完可能要耗时一两年。对外商来说,既不清楚办理程序也不清楚办理时限,一个一个部门审批跑下来,真可谓是疲于奔波、劳民伤财、效率低下,严重挫伤了外商投资热情,影响了上海的投资环境。
1988年6月,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首任上海市外资委主任由朱镕基市长亲自担任,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另设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委员由市政府计委、经委、建委、外经贸委副主任担任;机构抽调有关委办局的得力干部到各个处室工作。将外商投资涉及的项目产业导向、项目可行性、技术改造和进出口、项目土地、规划、能源、环保等政府各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均由外资委“一个窗口”集中受理、审批、协调,外资项目只要取得外资委“一个图章”的批复即可设立。这一改革被简称“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上海外资委也因此被称为“一个图章”机构。
“当时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协调机制,新项目找审批处,旧项目找管理协调处,供电供水找配套处,探索性项目也可以通过办公室来协调。”与此同时,与企业建设相关的各委办局也派了专人在外资委开展了“联合办公”,碰到了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带回去”,第二天再把反馈意见“带回来”,如此一来,外商只要找到外资委,可能遇到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上海外资协会副会长朱文斌曾任原外资委审批处处长,在他当时的工作中曾有一句口号,叫作“审批的过程是协调的过程,是帮助解决困难的过程”,“我们一直说,外资企业来上海不认得人、不认得路,不知道怎么办,找政府自然是最放心的,那我们就要当好他们的’娘家’。”
效果:谈判、动迁、动工,一年内“搞定”
说起虹镇老街,上海人恐怕无人不知。这里曾经是上海中心城区的“最大棚户区”,也是全市闻名的“下只角”。而到了如今,经香港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接手开发后,虹镇老街“凤凰涅磐”,现在已经是定位为“北上海‘新天地’”的高端住宅和商业商务的瑞虹新城、瑞虹天地。在转变的过程中,“一个大图章”可出了大“力气”。
“当时1万多亩的地,没有抽水马桶只有马桶,没有煤气只有煤球炉,没有阳台晾衣服,大家只能抢空地晾。旧区改造始终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直到下定决心进行大的整改”,瑞虹新城公司顾问王志祥先生提及1996年的经历依然感慨良多,“第一个项目就是瑞虹新城的五号地块,一个礼拜就批下来了,真的很激动,外资委帮忙协调了土地、规划等各部门,当年就完成了动迁。”王志祥指出,当时的项目改造创造了一个记录,即谈判完成、成立合资企业、动迁、动工都在当年完成,“为什么这么快,就是‘一个图章’起的作用。通过外资委的协调,资金一到位,1600户居民很快就迁走了。”
虽然到了2008年,在新形势下,外资委因为完成了历史使命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原上海市外资委(上海市外经贸委)的有关职责划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服务外资企业的重任也交给了市商务委负责,“但不断推动开放,全方位、全过程的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王志祥说。
传承:继续做好外资企业的“娘家”
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表示,外资委的重担落在了商务委肩上,除了备案、审批、招商引资功能的传承,还有工作的作风、服务企业的精神的传承,“我也继续把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当做自己分内的事,继续做好企业的‘娘家’。”对外企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诸如人才政策、公平竞争、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业项目用地等方面,商务委则通过出台文件予以解决。去年,“上海外资33条”、制造业利用外资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公布,受到企业欢迎。
而始于上海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也极大改善了外资企业审批状况。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率先探索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无需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与此同时,市商务委和上海外资协会也推出了多项为外资企业“量身定制”的特色服务,例如每年市商务委外资处都会举办一系列的圆桌会议,会同上海外资工作领导小组30多个成员单位(市政府相关委办局)为外资企业提供政策宣讲、政策咨询等服务;而外资协会每两个月举办的早餐会上,也会邀请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给外资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政策解读。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