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地标,串起海派文化圈

17.06.2015  13:30

  15年前,上话大楼在安福路288号落成时,这里还是条寂静小路,随着“在上海,看话剧去安福路、做话剧来话剧中心”的概念不断被强化,这里逐渐成为文艺青年热衷的去处。无独有偶,现代戏剧谷“市民剧场”今年也移师静安嘉里中心,举办公益戏剧展演,吸引大量观众。文化,在上海各区域规划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个地标更可以使区域文化品牌效应得到聚集。

   通过观摩互动吸引潜在观众

  《共和国掌柜》编剧赵潋家住安福路附近。在她记忆中,话剧中心建立后,安福路人气逐渐聚拢,特别对文艺青年有着极强的吸附力,“在路边咖啡馆坐坐,随时可以看到话剧中心的宣传单页。秋天金黄色梧桐叶铺满马路,下班时,我们向外走,赶来看戏的观众向内走,人流、车流对冲,好不热闹。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看来,“天天有演出,周周有轮换,月月有新剧,年年有亮点”,上话带动了安福路兴旺,并将影响力从安福路辐射到全市。上话坚持多年举办大学生话剧节、中学生话剧节、七彩校园戏剧课堂、先行创意戏剧节、白领工作坊,通过观摩和体验式互动吸引潜在观众,同时主动走出剧场向年轻观众靠拢。

  原创话剧《老大》新版5月开启为期两个月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区”巡演——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周浦镇社区文化中心……《老大》以平均两天一场的频次上演,直至本月27日嘉定区总工会工人文化宫将上演最后一场。《老大》主创团队表示,“我们从安福路走出来,将话剧带到校园、社区,他们中又会有许多人走向安福路,成为下一次演出的忠实观众。

   市民剧场”今年移师商圈

  近半个月来,静安嘉里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戏剧展演。精美的剧场模型、珍贵的戏剧影像、每天上演的剧目……这场五脏俱全的戏剧文化活动,是现代戏剧谷今年对“市民剧场”这一老牌戏剧公益项目创新的成果。

  “市民剧场”已经举办了五年,主办方今年决定将戏剧发生地点从剧场转移到商圈。5月29日到6月14日,“我和戏剧有个约会”公益展演活动第一站在静安嘉里中心亮相,两周内免费为观众推出19场话剧演出、2场戏剧工作坊、1场戏剧名家讲座,配合图文并茂的戏剧展览和影像资料。从6月23日至30日,“我和戏剧有个约会”公益展演活动将移师晶品购物广场。

  要让戏剧艺术在商业中心绽放,并非易事。仅剧场搭建前后就有三版设计方案。演出空间的局限和观众的流动性,让所有剧目都必须按照微剧场“量体裁衣”,甚至重新编排。在没有演出的时候,微剧场后台拉起帷幕,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将剧场化妆间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现场还设置互动区域,观众可以身着古装戏服拍照。为适应静安区特点,展演还呈现了一台全英文的剧本朗读会,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微剧场的座位数量也在开演后两天翻了一倍,即便这样仍供不应求。

   品牌效应促文化主题性聚集

  文化点睛之笔,在区域规划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徐汇区文化局局长李明毅近日透露,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即将增添两座名人故居纪念馆。张乐平旧居与柯灵旧居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装修,有望年底开放。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上海老洋房最集中的区域,不少名流学者、爱国志士寓居于此。这些风格迥异的精美建筑,记载了上海近现代历史,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显现出珍贵的文化价值。李明毅认为,名人故居以纪念馆形式开放以及衡山坊、建业里业态调整,代表了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将有新的文化亮点,“以点带面,促成‘海派文化’文化属性回归、文化传统的延续。发展文化事业要有紧迫感,但也不能急于一时一事。

  徐汇滨江龙美术馆,是李明毅津津乐道的又一个地标带动区域文化发展案例。“创意英伦盛典”等一系列展览在龙美术馆举行,让滨江活跃度爆增。除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徐汇滨江第三座美术馆也在筹划中,李明毅说,“品牌效应使文化主题性聚集得到空前发展,区域品位提升了,文化人自然纷至沓来。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