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金时代》看性别革命 ——记第十届”惠风钟文”系列讲座之第六场
2014年11月13日18:30,复旦大学中文系团学联第十届“惠风钟文”人文系列讲座之第六场——“从《黄金时代》看性别革命”,在光华楼西主楼1101成功举办。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张岩冰老师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文论、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在女性问题上亦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女权主义文论》等作品。
谈《黄金时代》,张老师首先从一篇被疯狂转发的影评《萧红:那个饥饿的贱货》讲起。该文章用粗鄙的语言对电影质量、萧红的道德作风以及她人格的不独立作了指责。张老师指出,这位同为女性的作者对萧红的语言暴力,侧面反映了女性的不自信,因为弱者之间最易互相踩踏。张老师同时谈到,“萧红不独立”这个命题本身是不成立的,因为女性是否独立与她是否需要情感依赖无关。
回到电影本身,张老师结合了萧红的信件,解读了“黄金时代”这个词在萧红具体体生命历程中的含义,即“笼子里的黄金时代”。张老师同时回忆了自己在日本的经历,谈到女性的独立很大程度基立于经济之独立及社会保障之健全。
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张老师否认了电影“是萧军朋友圈对萧红的强烈指责的补刀”这一说法,认为电影中胡风、鲁迅对萧红片语只言的高评价,已经表明了电影本身对萧红价值的承认与赞赏。
开讲过后,讲座继续以交流的方式进行。同学们的踊跃提问以及张老师的精彩回答引起了阵阵掌声。
性别平等的标准为何,它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几位同学围绕这个并不明确的衡量标准向张老师提出了疑问。张老师指出,首先性别平等并不等同于男女完全一样。以同样的标准要求男性与女性,对双方而言都是不公平的。其次,性别平等是一个阶段化、地区化的概念。最初时体现为女性争取选举权,而在中国,早期体现为解放区的自由恋爱,解放以后进入了“男女都一样”的阶段,而这事实上背离了性别平等的要求。或许有一天,“女性问题”不再成为问题,我们的性别平等就达到了。
女性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张老师提醒了我们一个认识上的谬误,即女性解放并非以女性走出家庭为标志。张老师以日本女性与中国女性相较:日本女性不工作是有保障的,而中国女性常因缺少这种保障而不得不工作。女性独立并不单一地体现在“工作”或“回家”,而是体现在一种自由选择的意志。这种自由选择的意志是要有社会保障制度来保证的,从这个层面来说,“性别革命”绝非女性自身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
张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我们在性别革命的过程中应当打破“本质主义”。对于同学提到的“萧红遗弃孩子是缺乏‘母性’的表现”以及“‘女汉子’这个词的流行潜隐含着对男性特点的模仿”等问题,张老师认为这都体现了我们普遍的本质主义态度:女性并非天生具有母性的,要求女性在特定阶段予孩子以母性,这事实上是对女性的一种绑架。现实中亦没有“属于”男性或女性的性格特点,将女性描述为温顺、善良,与将男性描述为精干、强壮一样,都是贴标签的本质主义做法。故“女汉子”并非对男性的模仿,她们只是追求一种人人皆可有之的能力。至于为什么用“女汉子”这个词而并非“大女人”,张老师笑言这只是我们口头上的习惯,我们未必要改变语词的形式,但我们可以改变语词的内涵。
热切的交流激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思考。性别革命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将一直循此前行。对于前辈敢于破先的锐气与在追求女性独立上做出的牺牲,我们更当感到彻底的谦卑。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第十届“惠风钟文”系列讲座之“从《黄金时代》看性别革命”圆满落幕。讲座后,张老师与工作人员合影,并对团学联的工作表示了赞赏。
惠智沐山河,风月取贤灵。钟情百家诗,文会天下英。中文系“惠风钟文”愿继续予同学们人文情怀的浸润以及思辨的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