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带队参加首届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经验交流及推进会

18.12.2020  14:21

12月3至4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首届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经验交流及推进会(以下简称“推进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人文与出国处二级调研员张静、中心主任杜柯伟、副主任杨晓春等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和首批项目高校代表等140余人出席。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张红玲、研究生院院长赵蓉晖、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等参加了本次会议。姜锋作为项目高校代表应邀在会议开幕式上作了题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的报告。他指出,中国加快进入世界舞台中央,内政外交化,外交内政化,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外交、外事、外经贸、多边组织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成为紧缺人才。他强调,培养具有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全球视野,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全球话语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应有要义。他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3C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成立卓越学院(COLLEGE),研究生阶段开设“特色研究生班系列”(CLASS),面向全校学生的外交外事人才俱乐部(CLUB),分享了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和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成立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的经验做法。姜锋指出大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社会素养和专业素养,形成全球理解力、全球表达力、全球沟通力。

在开幕式最后,李正仁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手中接过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的聘书,并应邀在专家报告环节作了题为《进入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切入点》的专题报告。他简要说明了国际组织之间的区别,然后以联合国为例,介绍了进入国际组织的现有渠道并提出了可能的新切入点。李正仁还以实际的例子说明了联合国对职员能力考查的几个方面(俗称386),把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操作的实例,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相关内容的慕课。最后,他以最近的一个职位空缺通知为例,以外科手术的方式解析了每一个步骤和具体的要求。

本次推进会旨在为各项目高校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大家提高认识、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创新方式方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相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与项目高校代表通过政策与形势、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经验分享、分组讨论、总结汇报等多种形式,围绕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职责使命、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实训实践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交流探讨。

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于今年5月启动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我校研究生院牵头,联合对外合作交流处、学工党委/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人事处、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卓越学院等相关部门和院系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参与申报,并于8月获得立项,成为首批基地建设高校,建设周期为五年。依托该项目,学校本学期已陆续开展并将持续组织国际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全球治理相关课程、海外国际组织实训等系列人才培养活动。


初审 / 编校 / 闫晓梦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