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的北京居民区加强基层的建设
原标题: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北京居民区加强基层建设居委干部定期排班带着课题去“家访”
居委干部主动去“家访”/采访对象供图
提起“家访”,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老师来了。但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的北京居民区,说到“家访”,大家都知道是居委会干部来了。在“一号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为加强基层建设,北京居委会创新固化了一项“家访”制度,居委干部定期排班、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家庭、社区单位,与社区群众面对面交流,力图将问题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北京居民区是江宁路街道中地理面积最大的居民区。在这片狭长的居民区里共住着2046户居民、约6400余人,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占比达到33.8%,超过静安区的平均水平。8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600位。
“我们居民区面积大、老年人口多。他们中的许多人连路都走不动了,如何到居委会向我们反映问题呢?所以在办公室里坐等居民上门反映问题的做法,在我们居委会里行不通。”北京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永义介绍说。
“即使没有问题也可以和居民聊聊家常,聊着聊着还能发现问题。”北京居委会主任洪良明补充说道。
魏彩园是居委会负责计生的干部,她在家访的过程中就相当重视对居民区里“失独”家庭的关注。社区里有一户“失独”家庭十分抗拒外界的关心,魏彩园没有气馁,每次家访必然到他们家嘘寒问暖,为他们介绍社区里丰富多彩的活动。渐渐的,这户家庭开始参加社区活动,走出阴影。
北京居委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年轻社工多,占到了居委会人员总数的半壁江山。随着“一号课题”转入实施阶段,社工都感觉“春天来了”,好的政策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年轻的社工们干劲十足。
该项制度实施半年来,居委干部身子“沉下去”,将群众问题“带上来”及时解决掉,社区新发重大矛盾几乎为零;同时,“家访”制度以老带新,社区中的年轻社工,迅速成长起来,广受居民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