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遗址有重大发现:唐宋时上海就是大港口

09.12.2016  19:06

  昨天,上海博物馆考古部正式对外发布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考古学者们在位于上海青浦区白鹤镇的青龙镇遗址上发掘出6000余件名窑瓷器及数十万瓷片,均为唐宋时期转运高丽与日本的外销瓷,而这些文物与文献记载相印证,证明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之一,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添加了新证据。此外,相关考古工作人员还透露,这次发现的隆平寺塔基以及地宫内的文物也让文献记载中“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有了更好的对照,青龙镇的相关考古探索还将继续,未来或许仍有更大的考古发现。

  青龙镇遗址是上海城镇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据文献记载,它在唐天宝年间(742~755)设镇,被称为“东南巨镇”。北宋书画家米芾曾做过镇监,诗人梅尧臣曾经作《青龙杂志》记载镇上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唐宋时期,市镇已经成为当时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

  考古学者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整体的规划。经过多年的考古勘探,基本摸清了青龙镇遗址的范围,沿通波塘两岸分布。考古发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房基、水井、灶、铸造作坊等遗迹,为了解青龙镇遗址的布局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线索。特别是2015—2016年发掘中,发现了文献记载中的青龙镇“北寺”———隆平寺塔基,解决了青龙镇北部一个关键性的地标,对于青龙镇的市镇布局研究有重要价值。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青龙镇遗址考古队领队陈杰昨天受访时透露,在今年的9月9日,经过全面扫描和勘探,加上天气晴好,整个团队开始对地宫进行挖掘,当天的挖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挖掘成果颇丰,地宫中置套函,函外左右各有一座阿育王塔。套函共有四层,最外为木函,向内依次为铁函、木贴金函、银函。银函底部铺有一层彩色宝石,上置一尊释迦牟尼涅?像。此外,在木函内还装藏有银箸、银勺、银钗、银龟、铜镜、水晶佛珠等一批供奉品。本次发掘在套函内发现了一个铜瓶,瓶内装有4颗圆珠,其中3颗为水晶质,它们应当就是佛教圣物舍利,这一发现也与文献中关于隆平寺塔“中藏舍利”的记载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