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青椒”】陈琦:理工科大学的德语专业要更加注重特色
陈琦,外语学院副院长、德语系主任,洪堡学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明斯特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出版德文专著1部,编著4部,发表中德文论文20余篇,其中被A&HCI收录论文3篇、CSSCI及北大核心论文3篇。主持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综合德语》,全国高校德语专业辩论赛、上海市德语风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当选上海理工大学志远学者。
工作感言 :扬中华传统优秀情怀,做中德文化交流使者
初见陈琦老师,让人难以相信这样一位温和有礼、谦虚亲切的年轻老师会拥有着一份让人艳羡的、闪耀的履历。青年人的活力与热忱,科研工作者的严谨与沉稳,这样两种看似矛盾的气质却在陈琦的身上融合的很好:谈到自己的学生,陈琦往往带着明亮的笑容,向记者表示现在的大学生总是能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提及自己的科研工作,陈琦则会认真地思考,细致耐心地解释研究工作中的相关细节。作为系主任,陈琦对专业建设尤为关心,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德语人才,教学团队如何建设,如何让学生爱学并且讲出最正宗的德语……谈起这些,陈琦如数家珍向记者娓娓道来。
受德国总理默克尔接见,第二排左二为陈琦
从“正确”的德语到“地道”的德语
陈琦长期从事德语语言和德国文化研究,他对德语常见口语结构如简短反馈语、附加标记语、弱化关联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提高德语教学水平,使德语学习者正确认识德语口语特点有很大帮助。目前他正在抓紧推进的一项工作就是德语口语语料库的建设工作,“只有语料库完善起来了,德语专业的学生才能有机会学习到最纯正的德语口语。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本关于德语口语语法相关的书籍,大多数学生用书面德语跟德国人交流时让人家很别扭,我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在德国访学期间更加深刻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
最纯正的德语口语往往是在最自然的日常交谈过程中,目前陈琦团队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在德国搜集德国本土的、原生化的口语语料,为了保证语料库每一条德语口语的纯正,团队老师在保证受访者知情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让谈话的环境日常化,随机化,同时最大可能减少方言口音、语调给录制工作带来的影响。在国内也陈琦老师团队有专门人员通过德剧、网络视频等其他的途径提取、收集口语语料。“语料库的建设是一项工程,尤其口语研究和书面语相比语料来源更少,所以挑战更大。我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帮助德语专业的学生从说‘正确’的德语到说出‘地道’的德语。”陈琦介绍说。
陈琦为学校国际认证现场口译,左二为陈琦
紧跟教育信息化新模式,主动为学生录制微课视频
德语口语的研究工作也对陈琦的德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希望学生能够用地道的德语同别人交流,就是不要生硬,对于老师而言,教学也要鲜活,不能生硬。”陈琦介绍了他对德语教学的体会。刚参加工作时,陈琦比较注重教学内容,例如德语单词和语法的讲授,现在他把一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教导学生如何辨别和甄选新媒体工具上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帮助他们提高媒体鉴别能力,善用新媒体来学习。另外,陈琦和德语系的老师还一起录制了“德语微课”视频,让学生们在用电子设备轻松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学会更多的德语口语表达技巧。
“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教学形式和手段都有了新变化,我认为大学老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当然我们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最主要的是要适应现代人的学习方式。如果坐在课堂里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通过平板电脑或者手机获取知识,你还完全去用自己当年在大学受教育时所用的那一套,学生可能就不爱学。新的教学媒体工具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能让学生对德语学习更加感兴趣,使整个教学效果提升。”
教学展示活动
打造以科技德语翻译为特色的理工科大学德语专业
“我们上理工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而德国大学的工科特别强,两者高度契合,随着学校长期的对德合作的开展,不少学院都有了对德合作办学项目,像中德学院是完全以对德合作为背景开设的,光电、机械等学院也有中德合作的联合办学专业,在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支撑下,作为中德合作办学的基础——德语教育也蓬勃发展。”陈琦分析了德语系发展的机遇并指出了办好德语专业的重要性,同时他强调,有为才有位,在上海本来就有文科为主的外国语大学,也有综合性的中德合作强校。“如何突围?必须强调特色,理工科背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我们的土壤,至于载体就是做强科技德语翻译,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就业求职方面就更有竞争力。”建设好一门专业离不开人才支撑。陈琦表示,进校十年来,学校和学院的支持是年轻老师厚积薄发的重要基石。在外语学院,每一位青年老师都有自己所属的“教学教研梯队”,有专业的带头人带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外包括陈琦在内的大多数青年老师都得到过学院‘青年博士启动基金’的支持,也都参加过专业的教研活动和师资培训活动,很快就融入了大学老师的团队,也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
教学研讨会
新闻中心王丹、汪芷君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