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王钰:科学之梦,如花绽放[图]
人物白描:王钰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012级博士研究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上都充满了彷徨和犹疑。他也曾一次次地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应该坚持科研?”时光如梭,现在的他是5篇SCI的第一作者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拥有者,荣获过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明治生命科学奖等奖项。
“现在,你的梦想是什么?”
“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坚定不移地说。
学生工作:初探自我
怀抱着探究生命奥秘的愿望,他毅然选择了生物专业作为自己的高考志愿。但是学期初始,乏味的知识讲述和少有的实验课,让他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坠入低谷。他和他的团队凭借一个生物相关项目参加了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但因为基础知识不足的缘故,无缘全国决赛,这让他更加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正确。于是,他开始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学生工作、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中来。
本科期间,他担任过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班班长和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主办过多项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自我展示与交流协作的平台,收获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忙碌的学生工作,让他又开始感受到了生活的充实和满足。随着各项荣誉的纷至沓来,他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辅导员,继续从事学生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山村支教:反思认知
正当他对自己的梦想产生怀疑的时候,山区支教的经历却让他重新进行了自我反思。
支教前,王钰心里还充满了旅行一般的向往,但当他真正跨入山区后,才发现原来的自己是多么狭隘。艰苦的生活条件,紧缺的教育资源和求知若渴的孩子们让他感到深深地震惊,也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学生工作固然能帮助身边一部分同学,但影响范围还是极其有限的,他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报效国家,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帮助。
在返回学校以后,他还一直与当地学生保持着联系,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看到有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更是满心欢喜地送上祝福。同时他也一直在思考:凭几人之努力,能做出多大改变?或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我们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影响社会,让世界有哪怕一点点的不同?
科研再续:改变世界
本科毕业后,他获得了保研资格,这时的他目光炯炯:或许我能通过科研改变这个世界!在研究生期间,他开始接触到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的更多前沿进展知识,也开始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发现自己的科研想法层出不穷,思想也如鸟儿一般驰骋无忧。他将目光投注于实验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他坚信: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具有真正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许会让世界有一点点不同。而后,他还重面挑战,第二次参加了“挑战杯”,如愿以偿地捧回了金杯。
博士期间,他继续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潜心科研,废寝忘食,参与的多项研究成果在Green Chemistr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Metabolic Engineering等主流期刊上发表,针对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研究技术,他还申请了7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3项已经授权。带着他的科研成果,他参评了上海市第十七届明治生命科学奖,并有幸成为当年上海市仅有的两名获奖研究生之一。因为在博士阶段的出色表现,他连续两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曾获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奖学金、金龙鱼奖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党员等荣誉称号受德国汉堡工业大学的邀请,由中德科学中心全额资助到德国进行学术交流。
“我希望能改变世界一点点。”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自己的承诺。毕业之后,王钰选择到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相信他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会继续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