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王一泽:追求更好的自己[图]

09.04.2017  20:49

人物白描:王一泽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本科三年级

发展家乡农业水平的期望开启了他的科研探索之路,减少素质教育地区间差距的心愿让他挑起了志愿者服务的责任;学习、科研、志愿工作一个都不能少,王一泽的时间规划更像是在调节一个微妙而难以平衡的天平,但即使偶尔忙得休息时间都很少,他也从来没有想要抛下任何一样。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大学期间比别人收获得更多,成长得也更快。

热爱公益,但不盲从他人

与大多数同学每年做数次的志愿者服务全然不同,王一泽三年来用行动诠释了对公益的热爱。作为SK Sunny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组织上海交通大学负责人,他在2015年曾组织策划过包括“关爱环卫工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系列活动6次,2016年组织策划小学生“编程教育”活动5次。同时,他参与其他各种志愿者活动12次,与云南贫困山区学生书信往来80余封,4次献血。即使这几年,器官捐献渐渐为人们所知,但真正愿意捐献的人还是极少数。然而,王一泽义无反顾地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这也足见他赤诚的“公益之心”。他说,“那些有趣的志愿者活动参加的人已经很多了,比如马拉松志愿者,每年报名的人还要淘汰一部分,不需要我们再去做,我们就做一些别人不能做,或者不愿意做的”。    

帮助附近小学组织小学生编程教育兴趣活动,是他们开展的诸多活动之一。王一泽认为即使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素质教育的开展水平仍然参差不齐。为了给小学生们上编程的兴趣课程,SK Sunny的志愿者们自己也要学习编程的知识,这对其中一些专业与编程不相干的同学来说可以说是百上加斤。但王一泽认为,这是志愿公益活动另一个闪光点,通过志愿活动的参与,不仅仅帮助到受助对象,也应让自身的能力有所提高。他以自己为例,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还自学了PS、Pr等图像、视频编辑软件。他笑着说,“水平都不是很高,只能说略懂一点,但是这些都算是志愿公益活动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被问及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初心时,他这样回答,“开始的时候也觉得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因为各种类型的志愿活动越来越多了,你可以在活动中接触到一群优秀的小伙伴,建立起与社会群体的联系。但是后来,当自己参与过的志愿活动越来越多时,就会发现其实做志愿者工作是会带来成就感的,尤其是作为组织者。毕竟还有很多人处在困难里,需要我们去提供一些帮助。”    

勤奋学习,但不单打独斗

从进入大学以来,王一泽坚持去图书馆自习,同学们称他为“跑馆达人”。即使有些时候志愿活动缠身,他也会去图书馆自习上一段时间。王一泽的自律非常让人佩服,他坦言自己也会打游戏,并不是一天连轴转的学习狂热爱好者,但是娱乐时间结束后,总要有整块的时间用来学习。“打游戏的话,确实会用掉整块的时间,但是我会在玩过后,监督自己其他整块的时间不刷朋友圈、微博,拿去学习,效率也很高。”      

我其实数学物理都不擅长,”王一泽对自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我觉得学习的时候节奏感是很重要的,在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尽量赶进度多看一些,快速地过掉一些知识;而疲惫时,则可以放慢看书的速度,适度地思索一些问题。不会的东西如果自己思考过后还不能得到解决,就得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那么日积月累,自己不会的东西就越来越少,成绩自然不会差。”    

王一泽获得了2015-2016学年度的国家奖学金,他把这些归功于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同学朋友的激励。他认为自己班级同学之间偶尔讨论问题也是一种刺激自己学习的动力,“同学讨论问题,你都不知道在说什么,那肯定是没学好啊,就得赶紧去自习”。    

除了班级以外,王一泽觉得身边同学的优秀,也激励着自己。“我有一个比较好的朋友,他大一的时候拿了国奖,当时我就想大二的时候我也要像他学习,然后就尽量跟随他的步伐,甚至有的时候超过他,和他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后来学习上真的进步了不少,获得了‘国奖’,还是挺开心的”。王一泽说,这更像是一个量化的指标,比单纯的想要“好好学习”更具体,更容易实现;而且自己高中的时候就是这样,几个好朋友一起考完试之后成绩总会有高有低,考的好的时候可以把经验分享给同学,没考好的时候就向其他同学取经,几个人互相促进,这是促使自己始终追求更好自我的一种良性循环。    

追求优秀,但不苛求自己

除了学习和志愿者服务之外,王一泽作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钱学森班的一员,还积极参与了本科生科研项目。他立项了PRP项目“便携式作物智能考种系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穗粒综合性状分析仪”,制作出全自动作物种子性状分析仪,并参加“上汽教育杯”科创比赛、“陈嘉庚杯青少年发明奖”等均获得奖项,同时他还有多项国家专利。    

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科研的深入,志愿者服务的增多,王一泽发现时间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今年(大三),就已经感觉有点费力,每天都睡得比较晚”。他坦言自己的时间规划需要好好完善,有些时候实在没办法安排,就只能按照“to do list”去一项一项做。“时间规划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固定的任务量摆在那的时候,就是没有办法特别自如地完成。”但即使这样,王一泽还是在三者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追求更好的自己,对王一泽来说更像是一种习惯,但是王一泽认为不应该对自己太过苛求。“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做到‘去结果化’,只要自己努力过了,就不留遗憾了,就是优秀了。”99分到100分的距离要花非常大量的时间才能够做到,但是王一泽对自己并不做这样的预设,“因为还有非常多其他的事情要做,大把时间可以去尝试新的事物。”王一泽解释道。    

大学里,能够与一帮志趣相投之人参与、策划公益;与一帮热爱学习之人互相激励,科研学习,当是人生一大幸事。王一泽说自己很幸运,其实,这也是每个交大人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