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举办“千人云课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在学校教技中心的支持下,于10月18日在云端举办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线上思政“千人云课堂”,有效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范静老师主持了本次主题大课,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欣、方清远、李泓玮、王天艺四位同学担任主题大课的主讲嘉宾,我校思修教研室全体教师、大一新生共计1000余人参与学习了本次思政主题大课。
生于东部,成长于东部的金融学院高欣,选择西北地区的甘肃作为支教地点的原因是希望增加人生的体验,实现儿时的教师梦想,见识西部大开发下的大西北,希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助力祖国西部建设。她讲述了剪纸社团教室里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围墙横幅上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条件困难而失学”等标语的故事。她还讲到只有深入进基层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标语的深刻内涵:高质量教育在山区难能可贵;贫困地区家庭条件复杂;教育压力主要在学校。因此,老师们要像父母一样照顾学生。支教团也会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进博会进团课、“筑梦行”等一系列能够体现上财人风貌的活动。她表示作为当代青年能够健康成长以及进入上财学习,就要有使命担当,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
法学院的方清远分享了自己前往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支教的经历和收获。她说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了解边远地区的学生,面对着复杂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缺失、敏感缺爱等各种问题。尤其是她观察到当前学生对短视频的依赖以及从中所受到的不良影响。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她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带进课堂,以自己的知识讲解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大学的渴望。她讲到通过支教工作的经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时间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想的转换等都有了较大转变。同时,这些经历也让她感受到自信、爱与被爱、善于赞赏的重要性,从中也体味到了奉献的可贵。每当讲到学生带给她的感动时,她都是如数家珍,面带笑容,愉快的回忆着她的支教经历。
“用心做一件事,肯定会得到认可。”统计与管理学院的李泓玮分享了自己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思源实验学校支教工作的点滴。他讲述了备课、教学等工作环节中的感悟与成长。他站在老师的角度,提到从教案、板书、课件、教研等各个教学细节都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同学们“要上好一门课”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需要经历常年的磨练。希望同学们能常怀感恩之情,多多看望恩师。最后,他还分享了元阳县与上财的十年山海情谊,以及上财与元阳对点帮扶的感人故事。
支教团团长王天艺以青年的视角分享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我更希望将所学与祖国乡村振兴战略相融、与更广大的人民相关,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用真才实学支撑理想信念,做匡时济民的上财人。”她分享了自己从上财出发,到西部去,到孩子们身边,到更多人身边,最后回到上财再次启程的故事。她深刻体会到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当得知作为一名理科生被安排讲授语文和历史科目时,她说:“每走一步,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挑战”。她在一年的支教中不断学习、勇于突破自我,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对青年的使命担当也有了更深的领悟。她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微薄之力建设祖国,响应青年组织对于青年的呼唤,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不惧挫折,不畏挑战。
之后支教团的同学与大一新生进行了热烈互动,同学们对支教活动充满了好奇,积极举手向支教团请教,针对支教活动中让人感动的事情、遇到的困难、应对挫折、心态调整等问题,支教团的优秀学子都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一一进行了解答。最后,支教团表示,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也会更爱自己的祖国。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思修教研室主任范静老师对大家的分享作了点评和总结。她对这四位同学的精心准备与精彩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支教团们的分享让大一新生们对中国乡村教育和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也对支教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第二十三届支教团成员展现出了上财人的青春热情和青春风采。希望大一新生向学长学姐学习,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在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我校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四位优秀学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他们胸怀报国热情,毅然暂时放下学业、远赴西部支教一年,让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在西部绽放。今天,这四位优秀上财学子在云端为大一学生分享了他们远赴偏僻山区支教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如何在报效祖国的征途中放飞青春梦想。
主题大课结束之后,同学们感受颇丰,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表示很感谢思修教研室提供的学习机会。通过此次主题大课,他们听到了支教团学长学姐的分享,让自己对支教有了更为真实全面的认识,同时也给未来的选择指引了方向。同学们提交的感想真挚而热切,充满青春力量的蓬勃朝气。
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向学长学姐一样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的力量。金融三班的冯熙源表示:“将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大好河山中的一方水土、江山儿女间的贫困学生绑定,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花一年时间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这是对青春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呼唤。我已准备好在优秀学长学姐的引领下追随他们的脚步,完成青春那平凡又壮丽答卷。”戴晓瑭表示:“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义无反顾的踏上这条崇高的道路,当我们这一代青年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献身的时候,我想,会有明显的效用。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金融二班的黄家逸提到:“‘怀着包容和善意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处于积极情绪的良性循环中。’这是我今天感触最深的一点。聆听学长学姐的分享,让我自己的内心也坚定了许多,并期待于自己能有如此的机会,去传递温暖,回馈社会。四位学长学姐的分享生动精彩,为我埋下了一颗奉献社会,回报国家的理想种子。”金融一班的黄语倢提到:“我想也许在未来我会去尝试一次支教,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支教人才的巨大需缺尽自己的一份力,更是因为他们在讲座中的分享情真意切,我也想去切身地经历体验一下,磨砺一下自己,也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温情。”潘誉文提到:“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的望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充满迷茫。但我希望,能有一天,可以真正的站在那片苍凉的土地上,让那片土地焕发新生。”
(供稿、供图:章寒冰、佘超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