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西部闪光”

25.06.2015  19:25
      编者按: 一场持续的爱心接力,已持续了二十年。二十年间,同济师生见证了定西的发展,见证了同济与定西的情谊。二十年间,同济师生用奉献的青春真实诠释了“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同济情怀。让我们透过支教团辅导员的心迹文字,感受他们的“青春在西部闪光”。
                                                        点一盏明灯 照彼此心房
                                                                      □程莉
      在去常河支教之前,我想时间肯定会过得很漫长,准备要熬三个月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三个月真是令人难忘而又愉快的时光。我们这批支教队伍是清一色的4位女老师,每人带当地高中2个班级的英语课。学校腾出教学楼四楼的2间房作为我们的宿舍,条件虽然艰苦,但为我们更快地亲近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创造了不错的条件。去支教的老师都是刚刚研究生或者本科毕业的,由于年龄相差不多,所以与学生们相处起来几乎没有距离感,反倒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多,一个篮球场、几张乒乓球台就是全校师生全部的娱乐设施了。记得从学校举办的第一次篮球赛开始,我们几个支教老师就自动充当起所带班级的啦啦队长,在球场上为他们呐喊助威。学生们一听到是同济老师在为他们加油,格外激动,在赛场上更加忘我地挥洒汗水。
      在这里,高中的学生们几乎都是自己做饭吃,每天中午、下午一放学,校园里最壮观的一幕,就是学生两人一组手持木棍到水窖去打水,然后抬到宿舍开始和面粉,开煤气灶,下面皮。镇上是逢三天赶一次集,但学生们几乎不舍得去集上买新鲜蔬菜,一般都是从家里带,自给自足。虽然他们的饭菜通常只有揪面皮和土豆丝,但还是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宿舍做客,住得离校近的学生还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作客,带我们参观他们的村落、果园、田地。 那时,我们宿舍用水很不方便,可每天一下晚自习,总有两个学生跑到我们这儿来,二话不说就把空桶拎走,打好水再送进来,除了放假,从未间断。
      端午节的时候,学生们早上四点多钟就起来了,为的是早早地摘得带着露水的柳条插到我们房间的门头上。当地还有一个风俗,就是要在节日当天每人都系一条编织的彩带。那天我一共收到了十多个孩子们亲手编的带子、香囊,各式各样,美丽精致。
      距离开常河还差一个月的时候,学生们就已经开始倒数我们还能留的日子,一想到即将要分别泪水就开始在眼眶打转。一个学生说:“老师,你教我们唱《上海滩》吧,以后你回去了,我们要是想你了就唱这首歌。”于是,我给自己带的2个班级教唱了《上海滩》。大家都认真地学起来。其它班级知道之后,也都轮流来邀请我去教他们,这样一来,全年级都会唱这首歌了。
      短短三个月的支教时间,在学习之余我们一起越野、爬山、看露天电影、参加庙会。临走前,学生们为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联欢会,每个人都使出自己的绝活,即使是平常最腼腆内向的学生,也唱了好几首歌,他们还写了许多封饱含感激之情的信给我,读着这些信,我含着热泪上完了最后一节课。
      离开前一天的晚上,同学们都跑到我们宿舍道别,很晚还不愿离开,最后还是校领导出面,说为了让我们好好休息,请他们早点回去,这才离开。后来有同学邀请我们到天台去看看,原来同学们用蜡烛摆成一个大大的心形,里面还有很多祝福的话语,蜡烛的光亮映衬着同学们质朴纯真的笑脸,感人难忘。
      那天的早上5:50,天空才刚刚发亮,同学们就聚集到了我们宿舍外面的天台上。他们有的与我们合影留念,有的偷偷哭泣。在全校师生欢送我们之后,还有两名学生一路开着摩托车跟着我们的大巴车,最后坚持把我们送到陇西火车站才肯回去。
      9年过去了,我与那些学生还保持着联系。2011年,一名学生写邮件给我,说他还保留着当年我送给他的书法作品“鸿鹄高飞”,即使是工作之后远离家乡,也随身带着,作为座右铭一直督促鼓励自己,就像我还陪在身边教诲他一样。这让我很意外,没想到当年的一份小礼物可以对他有如此大的影响,让他在面对外面世界的纷繁迷乱时,也能始终保持着对知识最初的渴望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今年3月份,我过生日之时,意外收到了一份礼物,这是一封写在竹简上的信,正是这个学生寄过来的。同事开玩笑说这封信可以保存很久,是的,它可以留一辈子。
      一名支教者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会影响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当初我们支教的时候,班级一个女生的哥哥成更勇正读高三,一家人还专门到学校来向我和李红老师咨询有关高考报考的事情,2006年9月他顺利考上了同济的机械专业,而进校后他的辅导员正是李红老师。此外,常河中学副校长的女儿刘萱也在2010年考入了我们同济大学,就读于测绘学院。也许在多年以前,当地的人们并不知道“同济大学”是在哪里,但当他们与同济支教老师拥有了那么多共同回忆后,“同济”这个名字早已深深的扎根在了他们心里,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无数学子前行的路。
      这三个月的支教经历也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是艰苦的,更是快乐的;付出了汗水,更收获了精彩。每当学生来信表示感谢,当他们跟我汇报成长路上的一点一滴成绩时,作为支教教师的存在感和欣慰感油然而生。到今天,同济老师赴定西支教已二十个年头了,我想每一个支教人就是一把泥土,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而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或许我们可以细数那些珍贵的回忆,为不枉此生而骄傲,为育人授业而自豪!
                                                                                          (作者为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定西二三事
                                                      □张小凡
      2013年秋,作为第24批支教团成员,我去了定西,支教的地点是岷县梅川初中。在这里,我要来和大家分享几个我在定西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取水的。我的日记将其记下:
      癸巳冬,吾与同侪深夜汲水。朔风凛冽,裹衣裸脚,两股战战。至,已冻,试之三,未曾出水。目之所至,荒而冷寂,吾半僵也,几欲奔走。或曰:“不若出其外。”吾随之至某贾家,妇纯而好善,邀吾等入内。未几,汲水毕,谢离。孰料返途同侪碎一壶,众皆嗔悲。吾愈小心。至舍,已手足僵麻,叹之不易。是为之记。
      我给这则日记取名叫《深夜汲水记》,写的是2013年12月8日那天深夜的真实经历。我和我的同事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冰天雪地中打到了几壶井水。
      这绝不是夸张,当地严重缺水。尽管支教前我们对此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到了之后,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当地用水的紧张。不论是通渭县还是岷县,大部分乡镇都没有通上自来水。当地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有收集雨水的管道。下雨时,雨水会顺着管道流到地下的水窖里。所以在当地,水是非常珍贵的。
      梅川初中的用水就更紧张了。全校只有一个取水的地方,就是集水缶。这个集水缶,还是7•22地震时,兰州军区捐赠给学校的。由于用水紧张,每班用水都是限量的,一个班,五十多名学生,每天就只能用两桶水。每到课间,集水缶前就要排起长队,师生们用暖瓶、水桶装好水后,再拎到教室,拎到宿舍。到了冬天,用水就更难了。水管一旦被冻住,我们就只能从镇上买纯净水来饮用。
      用水都这么困难,那洗澡怎么办呢?
      我的第二个小故事,就是关于洗澡的。
      那是我们到梅川的第五天,也是第一个周末。那天早上,我们四个老师一起,出门去洗澡。我们到了梅川镇的药材广场,那里有镇上唯一的浴室。结果,浴室的锅炉坏掉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再乘车去岷县县城。在县城最繁华的街头,我们问了很多人,有站岗的交警,有超市的收银员,有路边的摊主,居然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澡堂在哪。万般无奈,我们决定去宾馆开钟点房洗澡。但问下来,宾馆不是贵得离谱就是水太冷。一路劳顿奔波,历经了整整五个小时,最后,终于在城南的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一家浴室。当温热的水从喷头淋浴到身上的时候,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简直太难忘了。
      我的第三个小故事,是关于地震的。
      2013年7月22日,定西岷县发生了6.6级地震。两个月以后,我们就去支教了。在我们支教期间,余震非常频繁,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第一次是一个周六,当时我们在做晚饭,楼突然就晃了起来,持续了四五秒。我们支教团的团长最先反应过来,叫了一声“地震了”,我们就赶紧往楼下跑,除了手机,什么都没拿。在操场上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完平安后,哪也不敢去,就穿着薄毛衣在零下六七度的室外哆嗦着。第二次是在早上,6点多钟,我突然被晃醒了。我问下铺的当地老师,是不是她在晃。她说不是,然后很淡定地说,是地震了。我们很少遇到的地震,在他们那里已经习以为常了。虽然她很淡定,可是我很紧张,本能地立刻坐起来,第一反应当然是害怕,第二反应是得去看看我的学生怎么样了。结果下楼一看,所有的学生全部按照班级列队站在了操场上,非常有秩序。学校针对地震这种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做得很到位。
      同学们都坐过火车,火车行进中肯定会有晃动,遇到停靠或者开动,还会大晃那么几下。支教结束,在返回上海的火车上,我们睡得正香,突然听到一位男老师大声尖叫:“胖子,胖子,地震了,地震了。”醒来后,我们全都笑翻了。回到上海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凳子、床,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在晃,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地震了。同一批次去支教的老师也有相似的情况,大家都笑称这一定是有“地震后遗症”了。
      这是我在定西的几件小事,有苦有甜,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在梅川的每一天,我都被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感动着、感染着。梅川人在艰苦奋斗中的乐观、豁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段支教生活也让我认识到,生活在上海,生活在同济,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学会感恩,学会关爱。不管以后我在哪里,在做什么,我都不会忘记这段支教岁月,都不会忘记定西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从这些孩子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同济的光辉,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作者为我校人文学院辅导员)


                                                      一场爱的持续接力
                                                              □林旻
      2002年我还是一名大一新生,在形势政策课上,从我的辅导员口中知道了一 个“苦甲天下”的地方——定西。他是第一批去定西支教的辅导员,他饱含激情地讲了很多定西的故事。没想到2007年,当我也成了一名辅导员,也去定西支教了,并且一去再去,带着“爱洒定西”暑期社会实践团,又去了五次。
      不得不说,“定西锻炼3个月,人生受用30年。”一开始去到定西的时候,我的想法和大多数的支教团老师一样,我们觉得自己是去付出的,是去奉献的,但回过头去看那段历程,我感到在这三个月中得到的锻炼可能比我过去十年的工作经历的还要多。在定西,工作是一种辛苦,也是一种锤炼,是最深刻的国情教育。从此,谈到西部,我的第一联想是定西;谈到农村,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定西;谈到贫困学生,我的第一牵挂还是定西的孩子们!因为,我已经在定西种下了一份情!
      这份真挚的感情我也传给了我的学生们。在支教辅导员的带动下,同济学子也参与到帮扶活动中来,累计有3000多人次大学生加入到各类服务定西的行列中,积极开展捐资助校、救助失学儿童的活动。如经管学院学生连续十多年坚持“三个一”,即“每人每月为定西捐赠一元钱”,共募捐15万元,资助了学生300多人;建筑城规学院学生为定西贫困学生募捐衣物、文具8000多件套;软件学院2005届毕业生将原本用于毕业聚餐的7500元钱全部捐给当地贫困学生。20年来,同济师生累计为定西捐款 1000多万元,建成希望小学19所,启智图书室26个,有效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
      我们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当然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教育。为了解困启智,给定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源头活力,在同济大学张佩英老师的多方争取和支持下,我们开展了科教人才培训、农业产业和中药产业规划、城市建设以及文化交流等活动,先后举办了“定西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班”“百名定西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定西百名村官看上海”“定西百名贫困学生看世博”等活动,协助服务定西乡村干部及中小学校长来上海培训300余人次。此外,同济师生帮助定西形成产业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20多项,举办各类市场报告、农村政策宣讲讲座40多场,覆盖定西市一区六县。
      这些数字的积累说明辅导员定西支教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的激情和热情,而是一场爱的持续接力!
      一件简单的事做了20年,我们思考的是怎么把简单的事做得有意义有价值。辅导员支教这件事不仅仅是教书,更是一个体会和承担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我们作为辅导员,用自己的行动为大学生们树立服务社会的榜样。
      2001届经管硕士毕业生徐健和田广峰,他们放弃了直接读博的机会,在同学们扎堆留在上海时,抓住了当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来到当初暑期社会实践的地方——定西创业。在定西,他们组建金芋马铃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向农民提供种植服务,回收农民的产品,把定西的土豆卖到了全国。卖土豆不稀奇,把定西的土豆卖到全国各地,这就是理想!怀抱这样的理想,在定西创业的4年,他们不仅没有个别人预言中的后悔,反而感恩是西部这片土地给了他们太多的机会。徐健常说的一句话是,到西部创业的理由纵有千条万条,不及一句话:“个人的前途一定要和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作为同济的学生,让我们对帮困济世多一点爱心、对国情民生多一份关心,把自己个人的未来发展和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大环境的需要多一些结合,我想这就是一种爱的传递,一种积少成多的力量,一种“同济精神”踏踏实实的传承。
                                                                                                  (作者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

                                                                  洮河东去 同济情浓
                                                                            □蒋亦秋
      支教时光匆匆去,无尽牵挂萦萦起。每当看到“定西”两字,想到那个伫立在西北大地上用朴实无华和勤劳倔强对抗着地震、干旱和贫瘠的地方,一种特殊的思绪便会牵引着无数画面在脑海中跃动:学生们暖心真挚的笔迹、三个月生活的痕迹、二十年校地合作的印记……这些画面都在那份跨越两千公里的情谊的浇灌下,汇成了千里岷山洮河水,那曲折东流去的,尽是同舟共济情。
      定西,对于我们同济大学的辅导员来说,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早在学生时期,我便在大礼堂作为一名观众参加“定西支教十周年报告会”,与在场的其他三千名学子一同被当地的生活条件和辅导员前辈们的事迹所震撼。而当我作为第二十六批赴甘肃定西辅导员支教团的成员,经历了三个月定西支教的时光后,终于体味到“祖国”二字之于求学在外的留学生的意义:这段在定西支教的时光,让我真正明白了“同济”两个字的意义。
                                                                        温暖
      作为第四批去定西市岷县梅川中学支教的辅导员,早在出发之前,手头上已经有了多份“秘籍”,那是先前辅导员支教团写下的总结册。其中,印象岷县和岷县简介等部分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县城不再感觉陌生;梅川中学平面图、梅川中学作息时间表、教师联系方式一览和学校常规制度这部分,让我们对即将工作和生活的校园有了初步了解;而生活指南部分则对支教涉及的衣食住行都进行了嘱咐,让我们初到西部时不至于变得手足无措。正是有了前辈的总结册,让我们能顺利进入支教状态,知道如何参与备课、授课,明了如何开展活动。当我们在总结册的指导下修好了宽带、尝试了打5星的餐馆、找到了通往县城的小车,甚至看到了前辈们写在册子里的吐槽时,心头总不禁浮起一阵暖意。
      抵达梅川后,这份温暖在校园里显得更加直接:校门口同济大学德育实践基地铜牌、橱窗里的教职工一览表上第23批支教团刘向等4位老师的照片和简介、宿舍门口悬挂的“同济大学辅导员工作室”标牌、宿舍墙上还贴着上一批支教团的课表,甚至还有保存完好的锅碗瓢盆。这些前辈辅导员们生活和工作过的细节,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同济与定西在校地合作上的努力,感受到了支教团在这里接受锻炼的传承感。
                                                                    情谊
      “同济”二字,更是在这十余年的时光里,浸润着这片西北大地。大到校地双方领导互访、协同发展,小到每一位支教团成员的付出、每一份孩子的祝福,校地合作的过程都化作了那份浓浓的情谊。支教在岷县,校园橱窗记录下了震后慰问和捐赠电脑等定西与同济交往的过程;支教中学的校长对我们每一批支教团成员情况都如数家珍,记得每一场支教团辅导员老师所办的活动;“同济文化月”的吸引力超过了假期,是校园里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镇上大多数的店铺都能一语道出我们是同济大学来的支教老师,经常给我们加量减价;往返县城的车上,老乡听到我们是来自同济大学后坚持代付车费,竖起大拇指说到“你们同济对咱们这最好了,你们都辛苦了”;作文课上写理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写着“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去上海念同济大学”。这一切的一切,那份厚重到仿佛能够触摸的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同济人的幸福。
                                                                  责任
      支教的时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同济”二字之于我们的分量和责任。在上海,“同济”二字是美丽的母校,呵护着每一个同济人;而支教在外,自身就代表着同济,需要用更多的汗水和更高的要求去勉励自己,去捍卫“同济”二字的庄严和美丽。三个月的支教时光,不论是上课还是办活动,不论在校园还是出行, 我们辅导员都不敢有一丝懈怠,克服硬件和环境的困难,在定西大地上收获成长。
      三个月的时光虽已匆匆过去,而这份校地之间的同舟共济情却在那千里岷山的见证下,伴着滔滔的洮河水奔向东方。
                                                                                                              (作者为我校学生处教师)


                                                            播撒梦想的种子
                                                                  □张雨
      定西,一个与同济大学结下不解之缘的地方,在这里有着我校所有辅导员老师都难以割舍的一份记忆。它既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有着“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这里被称为中国的马铃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书画艺术之乡以及各种中药之乡。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少雨,交通不便。
      我去的时候虽然已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但在这片高原上,还是土黄色占据了大部分的视野。从县城到镇子,是一段一个半小时的盘山小路,这条路修在半山腰上,在车上就能看见山脚,路边没有任何护栏。很多老师说,这里坐汽车简直比过山车还要刺激,特别是个子高的男老师,一路颠簸下来,头顶还撞起了包。绕过一座山后是另一座山,乡亲们点起的袅袅炊烟就笼罩在山与山之间,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
      常河镇,两条街,一座桥,这座桥把两条街连在了一起,整个镇子就像一个大写的字母“H”。桥下,还有一条河,夹在两面峭壁下却经常干涸,即使有水,流淌着的也是黄色的泥水。由此可见,当地的水资源确实非常紧缺。
      常河中学主教学楼的四楼,有几间同济支教老师的宿舍,这么多年一直为我们保留着。学校综合实验楼的建筑风格总是能够让我们想到四平路校区的南北楼,它是由第9批支教团成员、土木工程学院的杨秋华老师设计的,为常河中学节省了两万多元的设计费。在教学楼身后是几排整齐的砖房,初中部的孩子们都在这里上课,学校的食堂也在这里。
      有同学问我,在常河能吃到什么?俗话说得好,定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没错,其实说的都是一种食物。定西的土豆真的很有名,我们常常在定西的高速公路上看到非常霸气的一句广告词:走向世界的定西马铃薯!因为土壤成分适合土豆生长,定西土豆口感非常棒,当地百姓也非常喜欢吃土豆。当地政府因地制宜,近些年大力发展土豆种植和加工产业,真正做到了把定西的土豆推广到全世界。
      学校的食堂里有各种炒土豆、炖土豆、炸土豆、土豆粉、土豆丝、土豆片……简直可以摆个土豆宴了。大家都知道土豆中淀粉含量很高,三个月下来,我们几个人都胖了一圈啊。除了吃食堂的饭菜,学校还专门给我们支教老师提供了一间厨房,我们时常自己做饭,跟我一起去支教的是5位女老师,这个大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肩上,几个月下来我厨艺大长,女老师们体重飙升,她们都夸我心机颇重。
      定西的领导和常河中学的老师们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最好的办公环境,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比如担任我们校外辅导员的定西市旅游局副局长罗宝科老师,一有空就会邀请我们去定西参观,常河中学的常校长更是每周都安排人带我们到县城里洗澡。同济的老师对于常河镇的老百姓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比如,街头菜店的王大姐总是把最新鲜的蔬菜留给我们,隔壁面馆的常大哥总是给我们多加很多牛肉;镇上的孩子基本都有过一个同济大学的老师,跟他们的父母聊天时,听得出他们要让孩子走出大山的渴望,也听得出他们对同济老师那一份深深的的感激之情。我想这就是同济人二十年来在这里结下的深厚情谊。
      支教期间,我们除了上课,还会组织一些活动,如讲座,给他们讲上海、讲同济、讲大学生活,开办广播站、组织全校文体活动等。有很多班级也会邀请支教老师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如班会、联欢会、爬山、逛庙会等。在跟这些孩子一起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真的是非常开心。
      这段支教时光,是一次历练,也是一次成长。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身为教师的那一份责任和担当。短暂的支教岁月,我们播撒了梦想的种子,传递着同济人追求卓越、兼济天下的精神,也把那一份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定西精神带回了同济。
                                                                                                (作者为我校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