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居民口述历史为保留上海老房灵魂[图]

19.05.2016  10:10

原标题: 陈丹燕:居民口述历史为保留上海老房灵魂,不能总出国查资料

      相关新闻:居民口述上海武康大楼传奇历史 陈丹燕领衔两年记录完成

  作家陈丹燕。在众多书写上海的女性作家中,陈丹燕以其特有的写作经历和生活感悟,描绘和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上海。她从小在老洋房遍布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长大,一直希望留下街区的历史记忆。

  5月18日,作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第一幢口述历史的单体建筑,湖南路街道口述历史项目武康大楼举行案例发布会。由著名作家陈丹燕领衔的专家团队,前后历时两年,完成了这部具有电影胶片像素的口述历史实录。

  “我们想要寻找老房子的灵魂,在它消失以前,把它固定下来。” 陈丹燕说。

   澎湃新闻: 您一直在关注风貌区的老房子吗?您笔下的“罗密欧的阳台”现在怎么样了?

   陈丹燕: 后来它被私人买下来,原来爬满阳台的爬山虎,或许是因为主人害怕有虫子,全部修剪掉了。阳台被改成了台北永康街的样子,这让我很痛心,虽然阳台是私产,但这条道路的景观是大家的。后来,通过徐汇区房地部门的帮助,阳台的主人答应不会再做改动,但阳台也没法再回到原来的样子了。

   澎湃新闻: 您最早是怎么会想到做口述历史的?

   陈丹燕: 最早在20多年前,我写外滩三部曲的时候,发现外滩的历史资料很少,就只能去伦敦和华盛顿找。 那时候,我在美国做东亚系的客座老师,向学习东亚史的本科学生讲上海的地方历史。有一个美国学生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你是一个中国人,写上海的地方历史,为什么用的都是英文的资料。这个问题很尖锐,因为 语言会带来的立场的问题,英文的资料代表的都是侨民的立场。 但是,我当时找不到足够的中文历史资料,在黄浦区没有类似的口述资料。

   澎湃新闻: 所以,您就想凭个人的力量做一些努力。

   陈丹燕 一开始,我尝试自己去采访,但很不顺利。我去敲外滩那些老房子的房门,敲了很久,然后才打开一扇小窗,问我是不是做传销。我想走进他们的房子看一看,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很难。因为那时候政府也正在做一些老房子的置换,后来他们猜测我拿着相机,或许是被派来的估价员,才让我进了房子,我便只能将错就错。后来,我发现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想做口述史几乎不可能,到美国后我写了两稿都写不下去,就是因为立场问题。这其实是有点羞耻, 一个中国人写中国人的历史,却都要用外国的材料觉得,所以需要自己的口述史。

   澎湃新闻: 武康大楼的口述历史项目是怎么启动的?

   陈丹燕: 我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后来,徐汇区湖南街道的社区学校有一个老年人兴趣小组,希望让我来讲一次自己在这里的生活体会,因为这些全都是我的邻居。当时,我讲到要留下街区的私人的记忆 ,公共记忆不能代表私人记忆 ,于是街道主任问我,陈老师,你想做什么?我们愿意帮助做。之前我曾经做过上官云珠家庭的访谈历史, 当时王家卫跟我说,你采了这么多人,却只有声音,没有留下影像,太可惜了。换成我无论如何会带一台机器进去。 所以,虽然我本来担心,架了机器,很多人会不敢讲,不愿意讲,但我还是决定使用视频的方式,而且我们用的都是电影的打光。

   澎湃新闻: 在武康大楼的口述历史收集过程中,您有怎样的感受?

   陈丹燕: 这里的居民非常有历史意识,把近百年居住者不同是时代的变化的特点,通过父母辈、自己、今天的社区管理者的角度都作了阐述,我们可以从中找出集体的记忆。 我们非常感谢居民奉献时间,让我们的团队进去拍他们的房子,他们愿意在自己住的地方付出时间,为了这幢房子的将来。一个社区有没有文化,都在这个事情就会显现出来。

   澎湃新闻: 您怎么看待这件事(口述历史)的意义?

   陈丹燕: 在我们没钱好好修房子的时候,先把老房子的记忆、老房子的灵魂保留下来。等我们有能力修房子的时候,可以依照记忆,让修缮的房子不会走样 。我们知道,如果只有钱,没有灵魂,房子会修成什么样?这样的例子在上海一把一把地存在,在全世界也一把一把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