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轨交17年运量增幅逾22倍 人大调研建议:错峰上下班

10.02.2017  16:18

  地铁作为最便捷的交通设施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随着大客流常态化,安全风险也日益显现。今年春运期间,为确保大客流安全,提升疏散能力,上海地铁对多个地铁站点进行“补短板·保安全”临时停运改造。昨天,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市人大部分代表近期开展了一项关于轨道交通大客流隐患的调研。报告建议,实施集中区域错峰上下班模式来疏导客流。

  根据调研,上海轨道交通客流由2000年日均37万人次上升至目前839.5万人次,客运量增长22.7倍,运营里程仅增长10.2倍。路网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大客流已成常态现象。代表在此次调研中,对全路网的大客流风险点进行逐站排摸和成因分析,共排出127个车站存在大客流风险点。其中,高峰时段和骨干线路风险隐患最为突出,如1、2号线作为主要干线,列车满载率高,安全风险增大。报告指出,早期车站建设标准远低于目前客流需求,部分车站出入口、自动扶梯、楼梯和换乘通道等部位的蓄客空间和通行能力严重不足。早期换乘设计“空间小、距离短”,换乘客流容易对冲、交叉。

  代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线路运能配置偏低,部分列车编组偏少。一旦发生运营故障、恶劣天气、火灾等情况,现场一旦难以控制引导,极易引发拥挤踩踏事故。同时,轨道车站周边的部分交通枢纽、商业会展中心、文体场馆等,时常出现大批散场客流集中进站,与日常客流叠加,造成局部区域客流快速、高度聚集。

  报告指出,尽管运营企业会同公安部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客流处置预案体系,但在未实行常态限流的部分大客流车站仍存在着现场评估客流再启动预案的情况。

  调研还发现,轨道交通缺乏实时、准确的预警监测手段,客流引导系统和防范设施不够完善,且大多数乘客缺乏应对轨道区域突发事件的演练、培训,遇事不够冷静,往往会盲目恐慌、奔跑。

  根据这份报告,上海轨道交通疏散指示标识引导作用不明显,乘客难以凭目测寻找到正确的疏散路线。据问卷调查,44.6%的乘客习惯抬头寻找疏散指示标识,34.3%的乘客认为导乘标识与疏散指示标识作用相同。此外,部分早期建设线路隧道区间内没有设置疏散指示标识。还有个别车站无法独立疏散,甚至遇到突发情况下必须利用商场疏散体系进行人员疏散。另外,随着部分车站客流增加和换乘体系变化,早期在车站冗余位置设置的商业设施也对目前客流疏散造成较大妨碍。

  针对轨道交通客流未来还将持续、快速、大幅增长的趋势,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在车站设计、运能规划上合理提高标准,预留安全空间,建立客流预测评估机制,提前做好运能储备等。报告建议,规划建设“郊区—市区快速通勤走廊”,研究试行人员集中区域“错峰上下班”和通过价格杠杆措施疏导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