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银鱼重返淀山湖 专家:建议淀山湖全面禁捕

25.08.2016  19:46

 

  阔别了20余年,河豚、银鱼重返淀山湖。淀山湖鱼类研究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戴小杰带领下的研究团队对淀山湖持续长达10年的研究,在最近的5年中,该研究团队总计三至四次,在淀山湖上分别捕捞到河豚、银鱼,以及各种土著小鱼。由此说明长江口、黄浦江、淀山湖鱼类洄游通道正逐步恢复,且淀山湖生态环境已经有所改善。

  河豚银鱼已能捕捞到

  受农业部门委托,戴小杰教授带领下的研究团队从2006年开始研究淀山湖渔业资源变化情况,以及对淀山湖增值放流效果进行科学认证。该研究团队由包括老师、研究生在内的七八名研究人员组成。按照要求,研究人员每年都要根据不同时段和时间节点,到淀山湖开展实地研究,进行现场采样,然后把捕捉到的鱼类活体带回去进行研究。

  据戴小杰介绍,他们在淀山湖沿线总共设置了12个监测点,每次他们都要用网具分别到每一个点进行现场捕捞,而且每次捕捞后,都要把捕捞到的鱼类带回去进行研究,并根据种类、尾数和重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最早的一次在2012年,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年初,我们分别捕捞到河豚、银鱼,其中河豚有两次捕捞到一条,有一次捕捞到两条。银鱼的数量略多,捕捞到四次,每次都分别捕捞到四五条。

  根据监测到的情况,戴小杰研究团队由此认为,并不是像以前人们认为的淀山湖鱼类的洄游通道已经被完全阻拦,长江口、黄浦江、淀山湖的鱼类洄游通道正在逐步恢复,淀山湖生态环境已经有所改善,淀山湖增值放流也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建议淀山湖全面禁捕

  戴小杰教授研究团队提供的资料表明,1959年调查鱼类60属75种。“当时淀山湖水草丰盛,河豚、银鱼时常出没,渔民在丰产的湖面上随时可以捕捞到包括河豚、银鱼、白水鱼等在内的各种土著鱼类。但这一情况随着近30年来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大量人工养殖,以及洄游通道阻截而遭破坏。”戴小杰对记者说,由于上述原因,淀山湖渔业资源急剧衰竭,至2015年,调查淀山湖拥有鱼类降至28属39种,约为50多年前的一半。

  近10年来,由于相关部门重视,各种措施落实到位,淀山湖生态环境重新得到改善,河豚、银鱼重返淀山湖就是一个重要标志。据记者了解,市和青浦区相关部门现已全面禁止淀山湖人工养鱼,人工养殖网具已经全部拆除,非法捕捞已得到遏制,淀山湖水质的富营养情况由此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正逐步得到改善。据悉,为了更好保护淀山湖的渔业资源,上海渔业部门与青浦渔业部门正在筹建淀山湖土著鱼类保种基地,目前,已经收集到多个与白水鱼相像的品种,青稍鲌、蒙古鲌、红鳍原鲌等都已经可以较大规模地培养出亲本。

  但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允许在淀山湖捕捞的许可证仍有100多张,各种非法捕捞情况仍时有发生。“目前淀山湖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捕捞上。”戴小杰认为,如果捕捞量得不到控制,会加剧渔业资源的衰竭。只有实施全面禁捕,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整个湖泊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