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关于国民财富和自然资源核算

16.06.2015  19:04

随着全球治国理政的理念全面转向可持续发展,国民核算范围从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的经济核算扩展到国民财富、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等领域的核算,核算指标不断丰富,核算方法不断创新。世界银行在《国民财富的变化:衡量新千年可持续发展》(2011年)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综合考虑经济活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对现有的国民核算指标进行调整,每年测算并发布全球150多个经济体国民财富、自然资源损耗等指标数据,对全球、地区和国家的国民财富变化进行长期观测、评估和国际比较,揭示各国国民财富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国民财富( National Wealth     世界银行将国民总财富定义为生产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三者总和。它用调整后的净储蓄(Adjusted net saving, ANS)来表示,也被称为真实的储蓄。其核算口径是国民净储蓄加上人力资本总额、减去自然资源和环境损耗之余额。它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济活动而新增的国民财富,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其核算公式为:     国民财富(ANS)=国民净储蓄(NNS)+教育支出(EE)-能源损耗(ED)-矿产损耗(MD)-森林净损耗(NFD)-二氧化碳排放损耗(CO2D)  (1)     (1)式中,国民净储蓄代表当年通过经济活动而新增的生产资本,教育支出代表当年新增的人力资本,能源、矿产、森林和二氧化碳排放损耗代表当年减少的自然资本。如果当年国民财富指标为负值,表示资本总存量减少,人类未来福祉将受损失,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如果当年国民财富指标为正值,表示资本总存量增加,人类未来福祉将受益,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可见,国民财富指标具有较强的政策引导性,通过可持续发展,加大教育投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来增加国民财富。     据世界银行测算,2013年,世界新增财富净额为8.4万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4倍。我国新增财富净额为2.7万亿美元,居世界的位次从第3位提升到第1位,占世界的比重从7.3%提高到32.6%。我国新增财富净额占国民总收入(GNI)比重为30%,高于世界平均的11%,也高于美国的5%。与2000年相比,2013年我国新增财富净额增加了8.8倍,快于国内生产总值6.7倍的增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经济运行过程中作为财富增项的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贡献不断扩大,而作为财富减项的自然资本作用不断下降。  
表1 世界主要国家新增财富净额 (2013)
  财富净额 (亿美元) 占GNI比重 (%) 占世界比重 (%) 人均财富净额 (美元)
中国 27372 29.8 32.6 2017
美国 8699 5.1 10.4 2752
德国 4698 12.3 5.6 5825
印度 3779 20.4 4.5 302
俄罗斯 2199 10.9 2.6 1533
法国 1983 6.9 2.4 3007
日本 1485 2.9 1.8 1166
加拿大 1098 6.1 1.3 3123
英国 1089 4.1 1.3 1698
意大利 937 4.4 1.1 1556
巴西 707 3.2 0.8 353
南非 56 1.6 0.1 106
世界 83940 11.1 100.0 117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二、自然资源损耗( Natural Resources Depletion     自然资源损耗包括能源损耗、矿产资源损耗、森林资源净损耗三者之和,衡量与摄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相关的资产价值减少。其核算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消耗相类似,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取和扣减,用于未来自然资源的恢复、维护和补偿。     1.能源损耗(Energy Depletion)     它是指原油、天然气和煤三种能源损耗,即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能源生产租金。规定能源生产补偿年限为25年,每年对能源生产租金现值的提取率为4%。核算公式为:     能源损耗=能源生产量×单位能源租金率×4%   (2)     (2)式中,单位能源租金率=(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价格。单位价格和单位成本是指原油、天然气、煤三种能源的国际平均价格和平均成本。     2.矿产损耗(Mineral Depletion)     它是指铝、铜、金、铁、铅、镍、磷、银、锡、锌十种矿产资源的损耗,即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按一定比例提取的矿产生产租金。与能源损耗计算方法一样,规定矿产生产补偿年限为25年,每年对矿产生产租金现值的提取率为4%。核算公式为:     矿产损耗=矿产生产量×单位矿产租金率×4%   (3)     (3)式中,单位矿产租金率=(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价格。单位价格和单位成本是指上述十种矿产的国际平均价格和平均成本。     3.森林净损耗(Net forest depletion)     森林作为可再生资源,在核算损耗时需要扣除当年新增的部分。规定当一国木材生长量超过其采伐量时,森林净损耗则计为零。其核算公式为:     森林净损耗=(圆木生产量-圆木生长量)×平均价格×租金率(4)     (4)式中,租金率=(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价格。单位价格和单位成本是指国际平均价格和平均成本。     据世界银行测算,2013年,世界自然资源损耗额为2.1万亿美元,占世界GNI比重从2000年的1.7%上升到2.9%,呈上升趋势。我国自然资源损耗为3857亿美元,占GNI比重从2000年的2.0%上升到4.2%,生产单位国民总收入所需的自然资源损耗率上升,水平偏高,但自2008年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消耗率明显下降。其中,能源损耗占GNI比重从2000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8.4%,2013年降到2.8%;矿产资源损耗占比从0.04%%上升到2008年的1.8%,2013年降到1.4%;森林净损耗占比从0.09%升至2008年的0.1%,2013年降到0.04%。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政策、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保护森林措施成效显著。但我国自然资源损耗率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美国、英国自然资源损耗率不到1%,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则更低。发达国家森林净损耗几乎为零,其森林生长率大于其损耗率。其他4个金砖国家自然资源损耗率普遍较高,其中俄罗斯最高,达到12%。  
2  世界主要国家自然资源损耗情况 (2013)
  自然资源损耗 (亿美元) 其中(亿美元) 自然资源损耗占GNI比重(%)
能源损耗 矿产损耗 森林净损耗
中国 3857 2530 1285 42 4.19
美国 1629 1494 135 0 0.96
日本 8 6 3 0 0.02
德国 29 29 0 0 0.08
法国 4 4 0 0 0.01
英国 231 231 0 0 0.87
意大利 26 25 0 0 0.12
加拿大 434 336 98 0 2.41
巴西 846 414 252 180 3.84
俄罗斯 2373 2235 138 0 11.77
印度 670 356 87 226 3.62
南非 172 80 89 2 4.83
世界 21437 16859 3553 1025 2.87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三、环境污染损耗( Environment Pollution Damage     它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二氧化碳排放损耗和颗粒物污染损耗。     1. 二氧化碳排放损耗(Carbon Dioxide Damage)     它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单位排放损失金额之乘积。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成果,单位二氧化排放造成的损失金额按每吨20美元估算,表示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造成伤害的补偿金额。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通常滞后2、3年,一般按最近三年平均数来计算。其核算公式:     二氧化碳排放损耗(CO2D)=排放量(吨)×20美元/吨 (5)     2. 颗粒物污染损耗(Particulate Emissions Damage,PMD)     PM污染损耗是指每年因颗粒物排放损害人类健康,致病、致残、致死而支付的金额(WTP)。其核算公式:     颗粒物污染损耗(PMD)=因PM排放而减少的寿命年数×WTP (6)     因数据收集困难、计算复杂,目前世界银行只进行试算,该指标尚未完全纳入国民财富核算中。     据世行测算,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损耗居世界首位,占GNI比重为1.17%,低于南非和印度,但高于世界平均的0.48%。美国生产单位GNI二氧化碳排放损耗率为0.35%,英国、法国、意大利在0.2%左右。2010年,我国颗粒物污染损耗占GNI比重为0.25%,低于中收入国家平均的0.32%和低收入国家平均的1.23%,也低于其他4个金砖国家,但高于世界平均的0.19%。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生产单位GNI排放的颗粒物损耗不到0.15%。  
3  世界主要国家环境损耗情况
  二氧化碳排放损耗(2013) 颗粒物污染损耗(2010)
亿美元 占GNI比重(%) 亿美元 占GNI比重(%)
中国 1073 1.17 122 0.25
美国 590 0.35 5155 0.14
日本 123 0.24 2704 0.10
德国 79 0.21 4056 0.13
法国 38 0.13 2098 0.10
英国 52 0.20 1084 0.11
意大利 40 0.19 774 0.27
加拿大 54 0.30 798 0.06
巴西 46 0.21 1518 0.07
俄罗斯 194 0.96 1664 0.27
印度 246 1.33 3549 0.79
南非 51 1.42 136 0.33
世界 3656 0.48 1464 0.1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四、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核算     1.生产资本核算     用国民净储蓄(Net National Savings,NNS)来表示,它是国民总收入扣除消费和固定资本消耗后的余额,数据直接取自于国民核算。我国国民净储蓄率高,通过经济活动新增的生产资本规模大。2013年,我国国民净储蓄居世界首位,占GNI比重为33%,高于其他4个金砖国家。世界国民净储蓄占GNI比重平均为10%,美国、法国、意大利不到2%,日本、英国国民净储蓄率为负值。总体上,中低收入国家国民净储蓄率要明显高于高收入国家。     2.人力资本核算     用公共教育支出(Education expenditure, EE)来表示,包括工资薪酬支出,但不包括用于建筑和设备的投资支出。作为财富的增量指标,数据取自各国官方统计。2010年,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NI比重为1.8%,不仅低于世界平均的4.2%,也低于中收入国家平均的3.2%和低收入国家平均的3.1%。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平均为5%左右。  
4  世界主要国家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情况
  国民净储蓄(2013) 教育支出(2010)
亿美元 占GNI比重(%) 亿美元 占GNI比重(%)
中国 30646 33.33 1655 1.80
美国 2780 1.64 8138 4.79
日本 -8 -0.02 1625 3.19
德国 2970 7.76 1837 4.80
法国 569 1.99 1456 5.10
英国 -143 -0.54 1515 5.70
意大利 123 0.57 880 4.10
加拿大 686 3.81 900 5.00
巴西 42 1.66 1234 5.60
俄罗斯 4052 20.09 715 3.54
印度 4120 22.25 574 3.10
南非 47 1.33 232 6.50
世界 77030 10.21 32002 4.2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从世界银行国民财富和自然资源核算数据中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和财富积累基础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如果国民总财富按生产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三者总和来计算,低收入国家国民总财富有近30%来源于自然资本,以损耗能源、矿产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发展对生产资本和自然资本的依赖度较高。发达国家主要以提高人力技能、教育水平、创新机制和技术来发展经济,增加国民财富,对人力资本依赖度相对较高,而对自然资本依赖度相对较低。我国国民总财富中,生产资本占比最高,占82%;其次是自然资本,占13%;而人力资本占比相对较低,仅为4.4%。  
5  世界主要国家总财富构成 (% 2013)
  生产资本 人力资本 自然资本
中国 82.3 4.4 13.2
美国 21.2 61.9 16.9
日本 -0.5 92.9 7.5
德国 60.4 37.4 2.2
法国 27.5 70.4 2.0
英国 -8.7 91.5 17.1
意大利 11.5 82.4 6.1
加拿大 33.1 43.4 23.5
巴西 2.0 56.9 41.1
俄罗斯 55.2 9.7 35.0
印度 73.4 10.2 16.3
南非 9.4 46.2 44.4
世界 57.4 23.9 18.7
 高收入国家 42.7 40.3 17.0
 中上收入国家 70.1 10.2 19.7
 中下收入国家 69.4 10.8 19.8
 低收入国家 59.4 11.7 28.9
    世界银行在国民财富和自然资源核算方面迈出了从概念到数据的实质性步伐,为国际社会开展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监测和国际比较提供了数据依据。但从上述也不难看出,它们核算范围较为狭窄、核算内容不够全面、核算方法过于粗略,许多难题尚未解决,核算数据有较大局限性。而且它只是增量核算,缺乏国民财富和自然资源的存量核算。衡量一国财富多寡,存量指标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