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油井"小中见大 社会实践何必扎堆"高大上"?
正值暑期,不少大学生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记者发现,部分社会实践的主题过于“宏大”,比如:《西部大开发回眸与展望》、《探寻医疗改革之路的成果及未来发展》、《旅游业落后的原因及调查》等等。这反映了近年来本市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图高求大”的一种取向,值得深思。
两周调查能否为发展“指路”
一位多年参加评审的大学老师坦言,目前“大题目”在社会实践项目中并不鲜见,且有数量越来越多之势,如《医师多点执业现状调研及分析》、《食用油食品安全现状调查》、《高考改革方向研究》等。这些固然体现出年轻学子关注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但另一方面,学生是否都能真正做好这些题目,有待观察。“个别项目‘叙事宏大’,可团队成员都是大一、大二学生,五六个人,时间仅两三周,真的驾驭得了吗?”
本市东部一所高校曾有一个社会实践项目,主题为“内蒙古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学生只是与当地一些干部简略交流了下,然后走马观花,两周后交出的社会实践报告里,提出的建言献策都是“套话”,不仅对考察地区毫无实际意义,学生的能力提升也效果甚微。
“钻油井”才能小中见大
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多些“钻油井”,这是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申生的观点。他认为,根据大学生现有的能力和条件,志在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调查,应以“钻油井”的方法论指导,从小口子进去,沉下心挖得深,才可得石油喷涌,小中见大。学生也能从中真正提升社会责任感、增长才干;反之,仅仅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是大而无当。
上海大学曾有一个“小项目”得到普遍好评。团队里一位同学家的旁边小区,正为一幢旧房子要不要装户外电梯争议颇多,究竟要不要装、装的话预算几何,施工造成的影响损失怎样分担……问题千头万绪。在准备社会实践时,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就以此为题,尝试解剖这只“麻雀”。几周内,同学走访多家业主、居委会阿姨等不同立场的许多人,一家家探访,一次次长谈,真正见证当代社会治理的实况,有了来自第一线的独到思考。
去年暑期,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顾豪带领的团队,聚焦全社会关注的空气质量问题,把范围限定在很少有人留心的地铁车厢空气质量。不仅可操作性加强了,也切实解了大众之惑。项目组成员装备有PM2.5浓度检测仪、空气质量检测器,以及粒径分布仪。检测时,他们较注意控制变量,选择检测的时间包括早晚客流高峰时段,以及相对空闲时段;车厢内的监测点不仅有乘坐区,也有近门处,列车在地上或地下行驶、市区或郊区行驶也在考量范围之内,每条地铁线路均有10个左右检测数据。顾豪说,希望用更严谨的数据来完成这份调研,这样才更有价值。
“宏大”主题从何而来
教育界人士认为,除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的方法以外,“宏大”主题的开题动机应引起深思。
不可否认,在一些高校,选择重大题材或紧跟“时事”的实践项目,更有可能获得重视,成为“校级项目”、“市级项目”,进而在资金申请、评奖中占据优势。在这样的驱动下,部分学生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给社会实践匆忙套上“文化”、“产业”、“改革建言”等高帽子,效果可想而知。
专家指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原本就是过程高于结果,内涵比“包装”更重要。如果年轻人通过社会实践,在一段时间内走出书斋课堂,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对国情民意有更深入了解,对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真切关爱,同时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些才是社会实践之于学生、之于高校真正的价值所在。高校在实践项目的指导教师配备、项目考核、推介及评奖激励等方面,也应进一步完善机制,方能实现社会需求与学生需要的双赢。
一些学生选题盲目扎堆“大题目”,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当前社会的浮躁之气。个别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设置研究课题时同样凭借“宏大叙事”和“紧跟潮流”,申请到了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科研经费支持,最终研究结果却远未达到应有水平。校园从来是社会缩影,要减少类似大而无当的题目,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