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病例逐年递减 上海职业病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
东方网4月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职业病防治信息系统进一步健全……这是《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预防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下达的多项指标,如今,三年过去了,计划完成度如何?近期,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上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新发病例逐年减少
据本市卫生计生部门统计,新发职业病从2008年的460例,逐年递减,至2014年新发职业病仅为135例。按类别分,近三年,新发职业病主要为尘肺(电焊工尘肺,23.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14.9%)、职业性耳鼻喉病(噪声聋,16.3%)。
新发病例的减少得益于监管的早期介入,根据《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预防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从2013年开始,市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据行业职业病危害程度,用三年时间完成“严重”、“较重”、“一般”三类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申报核查工作。目前,该项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实施了抽查复核。据统计,截至2015年9月20日,全市共有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20250家,申报企业16448家,申报率达81.22%。其中,职业病危害“严重”类用人单位3292家,申报企业2846家,申报率达86.45%;职业病危害“较重”类用人单位10130家,申报企业8114家,申报率达80.10%;职业病危害“一般”类用人单位6828家,申报企业5488家,申报率达80.37%。
小企业成职业危害监管难点
各区县在职业病危害申报的工作中体现了各显特色、各有重点,但在实际核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成为申报工作推进的“绊脚石”。
“很多区县的小企业很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作业时断时续,关停频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病危害申报核查工作的开展,这也造成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数据无法实时反映动态情况。”市安全监管局人员介绍。
除此之外,市安全监管局透露,部分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缺少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和必要的职业病防治知识也是一大问题。在现场核查时,有关工作人员发现,这些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连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工伤保险待遇、职业病危害劳动合同告知等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都没有落实到位。
对此,市安全监管局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对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法定培训,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拟启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记者从市安全监管局了解到,在2015年年底,该局已与市卫计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联动机制,并于11月正式联合发文《市安全监管局、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针对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对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以及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提出了要求。根据计划,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将于今年在各区县范围内全面启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按照“严重”、“较重”、“一般”三类别,对排摸的企业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和督导,届时,具备条件的区县将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市安全监管局的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及各步骤的时间节点。今年排摸核查的重点是对于“严重类”企业(3000余家)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监督检查,着力规范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职业健康体检的落实。
此外,记者在计划中看到,今年,市安全监管局还将对专项治理行业的200家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监督性检测,并拟定期形成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报告或通报,在市局网站发布,内容包括统计分析、政策建议、监测结果等。对存在新发职业病病例企业拟进行专项检测,抽查20家企业进行监督性检测。专项治理的行业将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专项治理要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