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月饼脱衣瘦身降身价 今年产销量或再降10%
曾经风光的月饼,正在遭遇吸金能力的减退。去年,沪上月饼团购业务已“蒸发”4亿元。今年,受销售“小年”和中央抑制三公经费的双重影响,预计市场将现产量和销量双降态势。
据本报调查,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月饼是食品而非礼品。受此影响,盒装月饼继续尽吹节俭风。而小小的一只鲜肉月饼异军突起,成为商家抵御市场颓势的“排头兵”。目前,仅南京路步行街上就有五家店家加入热腾腾的月饼鏖战中。
散装月饼
南京东路五店争锋鲜肉月饼“赤膊上阵”
一只鲜肉月饼,从一块油面坯到最后出炉,需要6道工序、2个小时。比起顾客,更多的商家急着想缩短这一等候的时间。
近年来月饼市场呈下滑趋势,这一只几乎没有华丽包装盒、平均身价仅3.5元的鲜肉月饼,渐渐成为抵御市场颓势的“排头兵”。仅南京路步行街上就有多达五店售卖鲜肉月饼。 一条街上竞争对手有五位
这是大暑天的午后,烈日炙烤着步行街。此时,离中秋节尚有一个半月。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雅粤菜馆的外卖部窗口前,店员用话筒大声吆喝:“这里有三种鲜肉月饼,鲜肉、荠菜、蟹粉。”柜台前,时不时有路人停下脚步,买上一两盒尝鲜。
新雅粤菜馆以广式盒装月饼闻名,今年却新增鲜肉月饼,让老顾客感到新鲜。可事实上,在南京路步行街,已经没有哪样食品能像鲜肉月饼这样享有如此高的“出镜率”。
由东向西,售卖鲜肉月饼的店家多达五家。其中,既有老牌的真老大房、三阳南货店、泰康食品店,也有销售新军第一食品和新雅粤菜馆。大家销售的品种类似,价格也几乎都为每只3.5元。
平均身价3.5元
作为节令性商品,月饼的产销期通常只有六七十天。加上今年中秋节来得早,进一步压缩了产销期,上海就出现了三伏天开卖月饼的情形。而其中,鲜肉月饼无疑扮演着带头冲锋的角色。
不仅是步行街的商家们热衷鲜肉月饼。“现在的竞争很激烈。”王家沙点心店有关负责人感叹:“以前,对手只有几家。现在,做的人越来越多。”
3.5元一只的鲜肉月饼,为何会引起商家的鏖战?受消费者欢迎是最大的原因。以王家沙为例,几年来,门店日销量从1万只升至10万只。在中秋节前后,最高一天甚至可卖出15万只。
不仅如此,甘愿为鲜肉月饼埋单的,大部分是普通消费者。“零售份额一般可占总销量的9成左右。”王家沙点心店有关负责人指出,受近年来中央抑制三公经费的影响,各家的团购订单都在萎缩,只有转型大众消费,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以王家沙为例,从今年上半年的春节、元宵、清明等节日看,节令产品的团购量下降了50%,但零售业务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幸好零售占总业务的9成左右。即便团购下降了,总体销售仍在增长。”
也得益于旺盛的消费需求,如今,鲜肉月饼已不再是节令性商品,早已成为可以365天销售的常规食品。“别看这几天买的人不多。只要凉风一吹,顾客就会纷至沓来。”一家食品店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