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罗宏杰再次走进“创新中国”讲述“文物保护创新和文化传承”

25.02.2017  01:36

 

    

 

       2017年2月22日晚,上海大学党委书记、973首席专家罗宏杰教授走进“创新中国”课,与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主任翟启杰教授联袂,精彩演绎第八课“文物保护创新和文化传承”。这也拉开了2017年我校校领导讲讲讲授思政课程的新序幕。校宣传部部长李坚,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林军、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等前来听课。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三名思政课教师、我校音乐学院直属党总支书记卿扬、副书记纪晔晔和“时代音画”多名任课教师也准时前来观摩。

材料如何关联文物保护创新

       上海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研究员首先发问“什么是材料?”她展望了“世界在干什么”:科技战略层面上,全球性的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宣布AMP计划,欧洲发布加速金属科学研究计划,日本发布元素战略研究计划,印度紧随其后……材料科学研究各国战略布局、抢占高端制造业技术核心的底蕴所在。随之,她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的话语作了小结,“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她又提醒学生关注我校拥有高峰学科的材料学院取得的新成绩和在提升中国竞争力方面作出的新贡献。

       “材料”如何与文物保护创新相关联?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的艺术文明。地面上和地下文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和结晶。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文物如何修复,文化如何传承?这既需要前人经验积累,也需要系统理论指引,更需要靠创新的修复方法,依靠材料等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

 

创新源于好奇:“陶瓷缘”和“洗澡时玻璃上的水珠

       热烈的掌声中,上海大学党委书记、973首席专家罗宏杰老师走向讲台。他首先提出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旧石器时代至今,人类社会每一次变革及发展都是以材料为特征。

       罗老师结合本科所学的陶瓷专业,讲述了他跟古陶瓷及其修复研究之间的故事。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于人类尚未被解决的需求,来自好奇心的驱使。他的研究兴趣逐步从古陶瓷修复进展到材料方面的科技发展史,他在80年代末已创建相关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个古陶瓷数据库。而今,罗老师主要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他形象地将文物比作人,好比人看病,需要知道病根,并且对症下药。文物也是一样,完成认知文物的每部分功能,了解文物“生病”机理,并在将对文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的情况下,对文物进行最好的保护。

       罗老师阐释了他对“创新的原动力”及其来源的思考。创新来源于解决人类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创新也来自“好奇心驱使”。他鼓励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他讲述了定陵文物出土被毁坏,及乾陵墓的开掘报批未果等案例,启发学生认清“毁坏”和“不同意被开掘”的背后潜藏着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的不足。他结合973结项成果,图文并茂地从多个方面对比了石膏临时固型提取法和环十二烷临时固型提取法之间的优劣,突出介绍了自己研究团队得出的最新成果,即将薄荷醇加入到提取办法中,解决了创新文物修复挖掘的核心要点。

       罗老师列举了一个小例子,在洗澡时自己观察到“玻璃上的水珠”,进而引发研究兴趣,研究水蒸气在镜子上的有趣分布。他谆谆告诫同学们要做一个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处处观察日常生活周边所经历的事,将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再学习和查资料解释理解周边的世界,找寻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叉学科:发现问题的地方

       “人究竟该思考哪方面的问题才能深入研究?”罗老师认为各个学科本来是相连的,被人类硬生生地划成了多个学科。在当下,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才是发现问题的地方。例如,鉴宝这一过程需要运用眼学,眼学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并且存在一定的不可信性方面的问题。而创新点就是将眼学与技术结合在一起,让眼学的结论变成具有科学性的结论。

 

微波炉烤面包”带来灵感:, 不爱“跟风”却要“朝思暮想

       身为主持过多项863、973等国家重要课题专家的上海市领军人才翟启杰教授属于专利、论文“大户”。他首先从古到今简要回顾了人类信息记载和传播手段的进步,呼应了罗老师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的论述一开口便谈了对材料的理解。他认为材料还是人类是赖以发展,特别是“跨越式”生存发展的基础。他说,在科技创新中,谁抓住了材料科技,谁就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就就能引领未来。

       他呼应了罗老师的观点,指出,要善于发现需求,勇于思考。翟老师用满满的热情讲述了自己一个创新技术的创新缘起。90年代初家里刚买了使用微波炉,由于毫无经验,将一片面包分别加热1分钟、2分钟、30秒。面包是不能吃了,但他把它当成是研究测试微波炉高效的加热能力引发他对现代物理进步的关注,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他开始把物理外场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他年轻时,同行国际上对钢的研究方向主要倾向于是如何才能将钢加工炼干净。那时的翟老师已经在思考,钢炼加工干净了之后下一个问题上是什么。随后他超前启动了如何把干净的钢做均匀的研究课题的下一步,即如何在钢里“掺东西”,然后将其混合均匀。为此,翟老师反复试验了十余种方法。微波炉的故事,给了翟老师启发。他产生了灵感,能否将微波与钢进行混合?

       坚持了16年,翟老师和他领导的团队提出了脉冲磁致振荡凝固均质化这样一个国际领先的均质化技术。而这样一个原创技术的产生源于“微波炉烤面包”故事的启发。对钢铁混合的作用。他感慨要善于发现需求,超前发现需求,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要盲从,不要跟风。找到自己的方向后,做到“朝思暮想”,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领先同行,取得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你要选择“老虎”还是“翅膀”?翟老师风趣地将材料比喻成老虎,信息比喻成翅膀,材料加信息就是如虎添翼,。没有信息的材料翅膀的还是老虎,还是兽中之王,而没有材料的信息只能是老虎的翅膀只能是花蝴蝶。翟老师还列举团队故事,强调交互交融交流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用“对话”取代“单边灌输

       “钢均匀以后的问题在哪里”、“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材料基因本科生拔尖人才的培养”“为什么中国之前能造大炮坦克却造不出一个圆珠笔芯?”……一个个问题抛向罗老师、翟老师。罗老师和翟老师进行了详细耐心的回答。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学会在不经意的交叉学科中发现别的单一学科中的问题,这是创新的起点。

       最后,顾老师作了课程总结。“创新中国”课用故事蕴藏道理,用对话取代单边灌输,搭建平台让学校领导和各学院学科名师资源引入本科生课堂,将封闭课堂开放化,用现场互动和课后网络论坛互动化解学生思想困惑。“创新中国”课也是交叉学科的互动平台,它唤醒了大学生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研究兴趣,坚定了文化自信,开启了我校大学生创新思维。(殷晓 潘美瑜)

       15121687 周芃

       这周,课堂上迎来了材料学院的罗宏杰和翟启杰老师。原来,我只是知道罗老师的书记身份,今天,经过这样一场交流,我渐渐从看到了另一面的罗书记。无论这些教授大咖在研究领域是多么杰出,或是在工作岗位上多么出色,在“创新中国”平台,他们可以展现出生活中真实的另一面。今天,翟老师让我看到了冶金不同于印象中的前沿感、特殊感。钢铁是工业的基石,更是科学的前沿方向。同时,学科交叉的作用也在这里发酵,物理与化学交相辉映,使得相互的成果更上一个台阶。作为材料学院的一员,我也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当然,作为冲着化学躲着物理去材料专业的我,意识到物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16120170李雨聪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罗宏杰和翟启杰老师,让我了解到每一次文物的发掘背后都是人类智慧和科技的进步。“所谓创新,是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解决市场所需的种种”。各行各业,包括文物保护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那么郭沫若的猜想也只能化为泡影,没有科技,那么一味的开掘只会成为文物的毁灭。研究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对自然的遐想,罗老师面对洗完澡后充满雾气的镜子,就引发了不同材料对水蒸气吸引能力的猜想。创新也是敢为人先,独立思考,翟老师说:“搞科研要朝思暮想。”“创新中国”让我见识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让我了解到创新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