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点赞"变成"已阅":我们被朋友圈裹挟的生活[图]

05.09.2015  23:41

  从早上开始,在赖床的被窝里,在通勤的地铁上,在吃饭的餐桌上,在上班上课的间隙,直到晚上睡觉前实在困乏不支的那一刻,我们的手指长时间地在不到10cm的距离内像打桩机一样上下运动,同时面无表情地浏览着别人完全一样的生活片段:起床了,上班了,考试了,吃饭了,旅游了,睡觉了。时不时地,手指停下,送出一个表示“”的爱心,然后不假思索地继续大拇指的反复做功,因为时间线上未读的动态还排着长长的队伍。

  以上描绘的,也许是一副夸张的社交网络与生活的漫画,但是有时漫画才能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深陷数字社交圈的滑稽和荒谬。风靡的“点赞文化”就是见证:年初微信6.1版上线时,在开机幻灯片上,别出心裁地显示了每个用户过去一年中收到和送出的“”的个数。一时间朋友圈内都是大家点赞战绩的截图,送出成百上千个“”的大有人在。

  自从2009年Facebook开发了“赞(Like)”这个按钮之后,点赞就成为移动时代社交和互动的重要方式。毕竟,在通常只用一只手操纵手机的时代,打字是耗费时间和力气的奢侈品。而送上一个“”,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

  称赞别人本是情感交流的方式,但是“点赞”能力显然非常有限。赞,或者它的英文对应语“Like”,是单向度、无区别的情感表达。单向度是指点赞中蕴含的正面情感,无区别是指人们的喜好没有程度的多少。在各种社交网络上,我们也许会收到来自不同的人的“”,但是这十几个“”在你的未读消息中清一色地排列下去,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这种意义上的无差别性,我们表达情感的唯一区别就是点赞还是不点赞,而“”一旦送出,对于收到“”的人来说,“”与“”之间却没有任何差异。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对于全是“”而无人评论的情况会有些失望。收到“”的人也许会期待,和自己关系好的朋友会对自己的动态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表达。很遗憾,所有人的“”都是相同的。当有很多人点赞的时候,我们甚至不会记得都是哪些人送上了赞。

  而且,点赞行为的低成本越来越显示出意义和表象的分离。从某种程度上说,赞许越是稀有越发珍贵。而当“点赞”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举动时,它的符号性作用大大强化,而行为承载的意义几乎消失。无怪有人认为“点赞”已经变成“已阅”。

  当点赞成为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仪式时,收到“”也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期待。发出朋友圈后,每一次冒出小红点的时刻都让人忍不住点开,而一条无人点赞的朋友圈会让人或多或少有些不安。

Facebook最早开发了点赞功能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发生在我的朋友圈内:当我的一位朋友连发了三条朋友圈汇报自己的旅游见闻时,我的另一位朋友在底下戏谑地连回了三条“朕知道了”——然后,他就被前者屏蔽了。

  发朋友圈的人当然只希望得到肯定,不过我倒觉得,后者道出了关于朋友圈和点赞的真相:不仅仅是“”的无意义,而且也是我们被朋友圈裹挟的生活。不管去哪、做什么,我们都觉得应该拍照发朋友圈,否则这件事就像没有做过一样。

  微信朋友圈,已经变成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所说的“剧场”,人们在这个虚拟的区域中精心布置前台、经营角色,而点赞和收赞的游戏已经成为社交潜规则之一。在虚拟角色塑造的过程中,我们比平常更加注重挑选那些阳光和美好的一面。只考虑原创动态的话,在朋友圈中,比比皆是的是例行的饭前拍、旅途的风景、晒小孩晒宠物,或者就是一张不需要什么理由的自拍。

  以上的种种现象,都指向了微信社交圈的单向度特点。我们在朋友圈发的原创动态,都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直接展示,通常也是肯定性表达。我们收到的是别人的肯定,而送出的——大部分情况下——也是肯定和称赞。无数正面的情感互相强化,在朋友圈中形成了一种看似美好的和谐氛围。

  朋友圈在消灭否定向度的时候,也消灭了人们深度思考的能力。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指出,形而上的思考需要对现实的否定。而在朋友圈中,一切动态都是对于生活片段不加提炼的直接呈现,都成为对人们日常状态的肯定,没有超越,没有升华。生活中的不幸、内心的痛苦和其他更复杂的情感、形而上的思考,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即使是痛苦,也多是直白的表达。朋友圈中,难以见到真正深沉的情感,所有的悲欢都薄得像水面的浮萍。

  这些都不能怪朋友圈,因为朋友圈本身就只是一个交流日常感情的网络平台。诚如“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就像我们不能责怪电视节目太娱乐太低俗(因为电视这个媒介形式本身就决定了它无法承担真正的教育责任),我们也不能责怪朋友圈去承担碎片化社交不能承载的思想之重。

  那为什么要把微信单列出来责难?不是因为它本身有错,而是因为我们太多时间都沉浸在这种有着巨大局限的虚拟世界之中。根据2015年1月31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近一个月内,89%的网友频繁使用微信,其中朋友圈的使用率高达82.6%。当我们大把光阴都花费在浏览朋友圈、发朋友圈、给不同的人点赞的时候,朋友圈所包含的正向思维模式也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我们。

微信6.1更新之后,在朋友圈晒自己战绩者如云

  这种单向度思维也不限于朋友圈,实际上朋友圈只是我们正在单向化的生活的冰山一角。曾有人这么描述单向度的社会:

  “在晚高峰的地铁上,我所看到的人们只剩疲倦的脸庞和四肢,只能见到愤怒和恨意,我感到随时可能有人拔出一把刀来。然而,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同样的这群人,洗漱完毕,去掉了一身的脏臭,换上衣服(或者脱掉),也许会发出真心的微笑,快乐又温柔,然后忘记之前的一切(或是有人会想起来)。

  这是一副交织着各种矛盾的画面,而其中的社会以高度发达的技术和物质,使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被奴役变得合理。在家—地铁—公司三点一线的生活中,白天的疲倦和乏味到夜晚的电脑桌上或手机前就被抛到脑后。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在快乐唾手可得的时代,人们为什么还要花力气思考生活中的不合理之处呢?

  可是痛苦是思考时难以避免的感情。因为思考意味着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许多从我们出生起就被教育的观念,许多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行为,在思考之后都会遭到挑战。这些观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已经变成了我们个人认同的一部分,因此质疑一切我们认为合理的东西,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而信仰被连根拔起的过程,很可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

  这种混杂着痛苦的思考,也正是通往一个更自由、更美好的未来的必经之路。有人也许会问:那种世界存在吗?它可能实现吗?它是乌托邦吗?他们会说:现在的社会已经没办法改变了,我们只能接受它。事实上,今天的社会运作方式正在努力使这种蔑视反思的想法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现实如此,所以我们也不能去想现实可以怎样;因为“然而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否定了反思的价值。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实际的行动才有意义。殊不知,清醒的认识、超越的批判也具有深厚的力量和意义。

  但是,技术社会的很多机制都在压迫任何反对和挑战的声音。商业广告让我们只关注自己对自己的责任;社交网络一边碎片化我们的生活一边给我们受到赞许的激励;虽然我们纸书读少了,但是我们把读朋友圈、读微博、读各种新闻的时间也计算在了阅读总时间之内,得出了我们的阅读时间并没有变少的结论。久而久之,我们自己也开始不喜欢质疑。

  不能全怪微信和朋友圈,它们充其量只是个共谋。技术可以用来服务生活,在朋友圈记录生活、与亲人朋友沟通本无可非议。只是,当我们把自己大把的社交时间都交给朋友圈的时候,当过度过量的虚拟生活代替了我们真实生活中其他丰富活动的时候,它对我们思考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果此文有幸能引人反思,而不只是三个字“然并卵”,那么这些文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