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 引领经济新常态

10.03.2017  20:33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5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发展计划的62个指标中,19个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43个预期性指标中,38个运行情况符合或高于预期。

 


  2017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将继续推动“三去一降一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如何完成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三去一降一补”如何取得更大成效

 


  “很多国产品牌,完全有足够的底气与进口品牌掰手腕,但在消费者眼里,国产品牌还是不如国外品牌。”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莱克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生说,由于消费者对国产产品缺乏信任,很多进口品牌价格长期居高不下。

 


  李振生代表说,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扎扎实实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有效匹配,才能使国产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计划报告提出,2017年,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表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改进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赋予地方更大的资金灵活使用权;而在降成本方面,要以更大决心、更大担当、更大作为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去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之首。“今年去产能任务更重、压力更大、要求也更高。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安排2017年各项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司司长杨洁说,总的方向是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更多采取技术标准规范,更加科学精准、扎实有效去产能,力争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场硬仗又是场急仗。”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孙志刚说,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狠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坚定不移、克难奋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抓实抓好,把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需求潜力如何进一步释放

 


  长期以来,投资和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不过,2014年,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当中的第一驱动力。

 


  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2.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驱动过于依赖投资的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计划报告提出,2017年,要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注重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夯实内需基础。这意味着,我国必须积极扩大内需,释放有效需求,继续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迎来居民消费升级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顺应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有效供给。”孙志刚代表说,在过去一年,贵州省以丰富旅游业态为主攻点,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丰富大旅游,带动了旅游业井喷式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别必雄说,当前我国有2.8亿农民工,提高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城市保障房和公共服务,将释放巨大的城市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如何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工商联主席孙明表示,关键在于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让他们敢投资,而这首先需要政策真正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有很多措施,但要让企业真正有切身感受,还需要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地。”孙明代表说,民间资本敢不敢投资,关键在于有没有信心。信心的建立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

 


  如何发力振兴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实践表明,现阶段不靠改革创新没有出路。”杨洁说,我们将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引领,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华为、格力等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都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党组书记童国华说,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在产品、业态创新的前期阶段,也是风险最高的阶段。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主要用于提供空间、场地等硬件,而投向产品研发阶段的风险投资不足。童国华代表建议,建立完善的机制,加大政府资金在风险投资特别是股权投资方面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恩达麻世纪董事长邱新海在麻纺产业摸爬滚打了22年。他说,要较好地降低要素成本、加快转型升级,不仅要向政策要红利,还要向创新要活力,企业才能源源不断焕发市场竞争力,更要优化环境,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让企业办事轻松高效。

 


  全国政协委员、中油财务公司总经理兰云升说,振兴实体经济必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家能一心一意把企业创新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发挥好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副省长毛伟明表示,2017年,江西省将重点在持续、精准、深入上下功夫,抓好已有政策的落地,在用能、物流、用工成本等重点领域出台新的降成本措施,推广互联网+政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区域发展如何更加协调协同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计划报告提出,今年,我国要以三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轴、增长带。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王东峰说,2016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天津引进京冀投资项目2701个,投资额1994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4.0%,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天津市到河北投资金额400多亿元。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为我们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庞各庄乐平农产品产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乐平说,公司利用三地的比较优势,把冷链物流与仓储迁移到河北固安,生产种植扩展到河北承德,这样一来,北京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加上河北的土地和人工优势,为公司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如果西部地区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国经济的回旋余地将更大,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说,国家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这既是大局的需要,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潜力所在。西部地区既要在传统领域想办法,也要高度重视新业态、新产业、新动能,形成新增长点。

 


  全国政协委员、海雅集团董事长涂辉龙表示,要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应通过港口建设、道路规划、信息化布局等方面统筹考虑,形成一个区域协同合作的总体规划方案。具体来看,在交通规划上,要构筑枢纽型国际空港以及货运铁路枢纽,使航空、海运、高铁都能发挥贸易交流中的输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