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如何应对教育新常态:课程学者齐聚18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
课程如何满足未来教育的发展目标,应该如何把握教育新常态下的课程发展趋势?11月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18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在丽娃河畔举行。论坛特邀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大陆地区的多位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围绕“课程与教学如何应对教育新常态”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分享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后疫情时代的课程与教学提供前瞻性的思考。此次论坛汇聚了课程人的洞见,在控制线下参会规模的同时,通过线上直播扩大论坛受益面,吸引了1.8万余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线教育工作者与会研讨,共商教育新常态。
第18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举行
在7日上午的开幕式上,第18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组委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陈霜叶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表达了对各位来宾的诚挚欢迎,希望通过这场学术盛宴更好地建构课程与教学的新常态,履行课程人“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的使命与责任担当。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UNESCO ICUA)学术指导机构
此次论坛是承载新机遇和新发展的国际平台。在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国际中心(UNESCO ICUA)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成为其学术指导机构。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课程所国际化从2.0向3.0迈进,逐步深化对国际教育决策的专业参与和影响力。
在主题报告环节,本届论坛特邀17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新常态中的理论和实践智慧、线上线下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考。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文叶副教授、陈霜叶教授、肖思汉副教授、安桂清教授、张薇教授、周勇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
被国际课程研究大家派纳教授誉为“当今课程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的理论大家英国布莱顿大学Ivor Goodson教授作了题为 Developing Curriculum and Narratives for the New Normal 的报告,在疫情后率先对课程教学新常态中的理论回应作了相关阐述。Ivor Goodson教授指出面对社会的巨大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和理性选择理论来解决“新常态”时代出现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而是需要专业人员通过合作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在报告中,Ivor Goodson教授还提出了新型教学法和辨别叙事法,用以应对课程与教学问题。
英国布莱顿大学Ivor Goodson教授作主题报告
TPACK概念框架的创立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Punya Mishra教授作了题为 TPACK and Beyond: Designing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from Artifacts to Culture 的报告,指出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以技术为媒介的学习成为教学一大关键。Punya Mishra教授在此前TPACK概念框架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即教育设计的五大空间,旨在更好地为未来的课程与教学提供新思路。Punya Mishra教授还就这一新框架的具体实践向与会人员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TPACK概念框架的创立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Punya Mishra教授作主题报告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兼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赵勇教授作了题为 Students as Change Partners: Student Self-determination and Autonomy ”的报告,从学生视角出发,强调学生应当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参与者与拥有者。在报告中,赵勇教授还提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自我决策与自我服务的具体策略,为将来课程教学新常态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兼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赵勇作主题报告
美国雪城大学教育学院雷静教授作了题为 Blended Learning: From Theory to the Latest Practice 的报告,提出了混合学习这一重要概念。报告中,雷静教授重点介绍了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设计模型、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以美国K-12学校为例,分享了一些有效的混合学习策略。
美国雪城大学教育学院雷静教授作主题报告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郑东辉教授以“‘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调查:基于浙苏鲁豫四省的数据”为题,从教学认识、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支持四个方面分享了中小学教师线上教学调查结果:从大量的有效样本中发现教师根据自我认知努力实践线上教学,但是总体教学效果一般。基于此,郑东辉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实施基于学习资源包的超时空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师运用技术服务学生学习的素养,加强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之间的协同互促等。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郑东辉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陈霜叶教授作了题为“逃避规训:疫情中的学习‘非常态’及对教育新常态的启示”的报告,从教育规训制度的角度提出疫情中在线教育出现的“照搬课程表”“互动不足”与“欠缺学习自主性”等课程教学问题。她认为这是传统课堂面授教学中隐藏的规训与监控方式在虚拟学习空间上的惯性延续或冲突。对此,陈霜叶教授指出若要在线教育模式更多、更好地融入线下课程、课堂与教学,新的混合教育制度就需要超越技术的视角,重构制度中的规训与监控机制,以更专业地课程与教学设计给学生和学习赋权。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陈霜叶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哲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与教育未来”。杨晓哲副教授从技术的视角探讨了在当前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如何影响教育教学、学习空间以及课程学习的,并指出我们应当抓住转折点,挖掘新规律,重塑新业态,探索新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哲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作了题为“新常态背景下教材的课程潜能探讨”的报告,她认为在互联互通的国际社会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和信息审辨能力及文化的沟通理解能力尤为重要,而教材正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教材设计者如何有效地对素养目标进行转化开发教材潜能,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作主题报告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王牧华教授作了题为“从建构主义到联结主义:课程开发的未来走向”的报告,从主体多元、空间多元、机制畅通三方面论述课程开发的未来走向。王牧华教授认为课程开发的未来走向应当统整校内外和国内外优质资源,在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开发原则的引导下,以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发展的资源平台,搭建整体贯通、个性多样、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王牧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零点项目(Project Zero)首席科学家Tina Grotzer教授作了题为 Innovative Pedagogies: How Online Learning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Self-directed Learners 的报告,介绍了“理解和生活课程教学”这两种教学方法,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对培养21世纪学习者能力的作用。报告中,Tina Grotzer教授还分享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假设与目标,对每种方法如何影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进行了阐述。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零点项目(Project Zero)首席科学家Tina Grotzer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题为“基于游戏的学习对学生科学成绩的影响”的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雷浩副教授从问题提出、研究设计、研究结果与讨论等方面分享了他是如何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结果发现:基于游戏的学习对东方学生科学成绩的影响要显著高于西方学生,对小学生和大学生科学成绩的影响高于中学生。此外他还发现,与其它类型的科学成绩相比较,基于游戏的学习对学生科学作业成绩的影响最小,4Hr-1周的基于游戏的学习对学生科学成绩的影响最大,并且随着年代的发展基于游戏的学习对学生科学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小。这些研究发现将有助于针对性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学生的学业成就。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雷浩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教育大学学术及首席副校长李子建教授作了题为“COVID-19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的报告,他以西班牙、芬兰和美国三国为例,从学生、教师、学校、政策等不同角度探讨新冠疫情对于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同时,他还聚焦中国经验,介绍了在疫情期间中国是如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在报告中,李子建教授还创造性地提出了C-O-V-I-D的架构设想,以展望未来课程与教学趋势。
香港教育大学学术及首席副校长李子建教授作主题报告
芬兰国家课程中现象为基础的项目学习及其教师教育课程创始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Kirsti Lonka以 Phenomenal Learning from Finland: How to Promote Future Skills? 为题作报告,指出教育一直是影响芬兰发展的关键因素。她认为尽管芬兰的教育体系与中国有诸多不同,但同样面临着全球挑战,需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以更新芬兰的学校系统,应对数字化、全球化、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挑战。在报告中,Kirsti Lonka教授就当前芬兰课程与信息数字化的教学实践做了简要介绍,尤其强调了一种基于现象的学习形式。她指出对于芬兰教育而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特别重要。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教授Kirsti Lonka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作了“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课例研究:从学术研究到教学研究”的主题报告。刘良华教授借鉴了已有的视频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教学研究,将视频图像分析的学术研究应用于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了视频图像分析的课例研究的“五四制”,即五个步骤四次录像。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五四制”进一步调整为“三一制”。通过视频图像分析将关注封闭的教学设计思路转向关注开放的课堂互动,也进一步为课例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涛副教授关注在全球化大势和逆全球化风潮中全球公民教育的两难问题,以“在地化全球公民:新常态下的全球素养培育与课程设计”为报告主题,初步提出了在地化全球素养(glocalized competence)这一概念和框架。他认为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学生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具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华主体意识,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了解和分析人类文明进程、世界发展动态和全球性挑战,学生也需要求同存异,尊重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同时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而行动。报告中,王涛副教授还利用一项基于本土争议性公共议题的大单元设计和基于辩论的教学方法的行动研究案例进一步阐述了在地化全球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涛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薇教授作了题为“疫情及后疫情时期的影子教育:国际比较对教育未来的启示”的报告,她利用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收集的经验数据分析了影子教育在此次疫情下引起的变化,并根据三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丹麦、肯尼亚三国的影子教育和学校教育对疫情的反应为切入点,讨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强调注意双方之间的模糊边界。此外,张薇教授还分析强调了影子教育对教师专业水平、课程政策和教育前景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张薇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作了题为“后疫情时代学校课程的使命”的报告。他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的新样态表现为课程要素、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课程互动等,而影响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躲在疫情背景后的新技术的发展。因此,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提高学生与课程的互动质量将是未来学校教育新样态的发展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作主题报告
7日中午和晚上,三个分会场围绕“课程与教学新常态的理论回应”“课程与教学新常态的实践智慧”以及“后疫情时代的课程转型与实践反思”继续开讲,课程所王小明副教授、雷浩副教授和博士生李凯担任分会场主持人。本届论坛首创研究生专场分论坛,特邀香港大学教育学院Ora Kwo教授、华东师大课程所王涛副教授、华东师大高峰博后石雨晨博士担任报告点评嘉宾。期间,13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课程学子聚焦后疫情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创新、深度学习建构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300余位课程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课程理论创新、课堂教学重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启示、深度学习的开展方式等话题展开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实时直播互动
本届论坛创新性地使用了哔哩哔哩平台和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同步互动研讨,吸引了近1.8万名专家学者共聚此次学术盛宴。在华东师大宣传部和信息化治理办公室的支持下,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新闻网、新民晚报、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科学网、第一教育、上海热线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更多内容请关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图| 邵兴仁 贺子益 刘琪 文、来源|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编辑| 彭佳 编审|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