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风萧萧》首演 探讨爱和爱的距离

21.04.2018  16:15

话剧《风萧萧》剧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8年原创演出季——话剧《风萧萧》昨晚在上海艺海剧场首演。该剧由编剧王安忆根据徐訏同名小说改编,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优秀青年导演徐紫东执导。该剧将在艺海剧场连演三场至4月22日。在此轮演出结束后,紧接着将于4月27日起在光影车间·静剧场持续上演至5月6日。

  聚焦“”与“怀疑

话剧《风萧萧》剧照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徐訏是浪漫的,《风萧萧》与其说是荆柯刺秦,倒不如说是徐訏本身浪漫思绪的寄托。浪漫的故事笔触和抗日救亡的残酷现实结合,这本发表于1943年的小说在当年使得徐訏声名大噪。

  全剧先验地设定了主人公“小徐”的特殊的角色身份——一个独身主义者,这就使“小徐”从和白苹等女性交往的第一天起就陷入一种巨大的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使得“小徐”与几个女性之间的感情生活与多角关系具有了可能性和可理解性,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据此获得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剧中表层描写“小徐”与几位女性的周旋及对她们有距离的欣赏,并无太大冲突,似乎平淡无奇,而在故事的深层,人物心灵矛盾和冲突却仍是相当的激烈动荡。

  “”与“怀疑”不仅仅在戏剧的意义层面上才显得重要,实际上它们在剧中更是一种结构要素。故事表层情节只是一种外在结构,而“”与“怀疑”才是一种更有力量的内在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剧组主创借助这种建构,成功地完成了对都市浪漫传奇的尝试和超越。而任何一个思想的表达都需要通过载体来传达,作为导演,徐紫东想表达的是,“话剧《风萧萧》不是一部谍战剧。谍战是这个戏的外壳,而在这个外壳之下,我想探讨关于爱和爱的距离。

  徐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留学巴黎大学主修哲学的经历让他更多地以哲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在他本人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中,对存在的意义与诗意浪漫的追求一直是他的人生理想,他的许多作品也正是这种理想的外化。编剧王安忆据此改编的话剧《风萧萧》更是如此,“小说可以意识流,但是戏剧就不能。”对于话剧编剧,王安忆更为小心翼翼。“创作,主要靠的还是想像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主人公“小徐”的性格特征正是徐訏的自我写照,对理想爱情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对理想女性在内心深处的爱慕与接近的畏惧,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化的浪漫看待,都是徐訏本身经历在剧中的反映。

  探讨“存在”的命题

话剧《风萧萧》剧照

  以毕生之力追寻人生与爱的真理,徐訏渴望寻找一种永恒,既是哲学上的,也是人类心灵世界中的。他往往怀着一颗悲悯的心沉入自己编织的梦境或浪漫氛围中去,设计一种可以透视却无法进入的结局。正如导演徐紫东所说,“真理,往往是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可是世界却是一直在发展变化。”人面对这样的世界,需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当自身的感受与世界的真理发生歧义时,需要勇敢地去怀疑,并且去证实。也许失败,也许可能也会多发现一点这个未知的世界。

  梦幻因而成为该剧切入未知世界、沉入哲学思考的常用视角:编剧王安忆由此涉足“存在”的命题,并用浪漫的笔触把这个深奥的哲学命题敞露在灵魂世界的言谈之中。爱情在其笔下总是有着浪漫、神秘、美丽、哀婉的传奇色彩。梦境中的奇情奇恋在梦醒的一瞬化成了烟云,兀然呈现眼前的是依旧平淡寂寞的现实人生。然而主人公“小徐”却从未停止流浪的脚步,也从未停止编织他心中那个空灵奇妙的情感世界。在异国他乡,在孤岛上海,在繁华都市,在滚滚红尘里,他仍旧不断地用心上演着一幕幕浪迹天涯、寻根究底、与爱同行的传奇故事。传奇的人物、奇彩的故事背景,都为话剧《风萧萧》涂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编剧王安忆说自己更喜欢小说的微妙与暧昧,可是在舞台上却都要直接且清晰地体现,对她来说属于“挑战”。正如她所说,“戏剧真的是很多东西的融合,要把时间、空间、人都集中在一个这么小的范围。

  王安忆与徐訏一样,都写上海,写有关上海的摩登生活,而且都写女性的命运,有日常生活的细节,有故事,有人物的命运,手法都比较写实,而话剧《风萧萧》又重新将徐訏推到近处,真是一个奇妙的邂逅。

  王安忆觉得每一个写小说的人都会受到戏剧的诱惑的,但改编者又有她自己的生活经验,她有她自己的处境,把一本小说变成一部戏剧,这个转换对自己的智力、智慧是一个挑战。小说可以肆意叙述的,可以娓娓道来,但是戏剧要求将故事都控制在同一空间、时间里。改编剧本,比较大的困难还是结构。“因为你一定要把小说的结构重新组织,小说是顺着自然时间行进的,可以很从容地书写。但是舞台对你的逼迫是很紧张的,你必须在两个小时里完成。那你把时间怎么分配,分配在哪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这个是比较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