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智能消防, 一切尽在掌握 记华东理工“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消防系统”项目

11.12.2015  12:41

什么是智慧城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更为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作为投身于智慧城市“互联网+”建设的践行者,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易建军如是说。

易建军领导团队研发的智慧消防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大众传媒大楼、政府办公大楼及居民楼等重点消防场所,创造产值2768万元,获得利润602万元,实现税收105万元。据其团队初步统计,全国范围内,一个上千亿的市场在等待。

易建军介绍,该项目的相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水质、土壤、空气污染等环境监测领域。

消防设施戴上智能“手环”    时下流行佩戴智能手环,一环在手,便可记录下个人日常的锻炼、睡眠、饮食等实时数据,十分方便。就像人们戴手环一样,易建军团队研制的智慧消防系统要实现智能,首先也要给消防设施戴上能够感知信息的“手环”。

易建军设计的“手环”很朴实,是一个个黑色的长方形小盒子,链上相应的传感器,就能实时检测消防设施中的压力、流量、温度、烟度、音像等参数。这些小盒子内部采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自动组网、无线传输,并将信息实时传输至“云服务”中心,通过云计算,不同建筑内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况、诊断维护、报警信息等海量信息可集中存储,为消防设施的监管、运维、消防决策等提供依据,并迅速将数据同步推送到各种终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用专业术语描述,这些小盒子其实就是物联网节点,它们能够帮助沉默的消防设施变得有感觉、有记忆,在某些突发状况下,甚至可以简单思维,报警的同时迅速开启喷淋等灭火系统,或者是自动拉下卷帘门、启动排风系统等防止火势扩散,聪明地实现火灾防控“自动化”。

这些小盒子安装起来很方便,并且能够实现365天、24小时不间歇的检测与监控。同时,只要有网络,用户只需一部手机在手,便可随时随地、实时查看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这也方便了施工单位进行远程维护与管理。

前线救援,后方同步会诊    易建军给消防设施戴“手环”的过程,并非是盲目的,而是经过科学设计,去实现系统化、整体化的综合布局。其实,这个过程也仿佛是在编织一张防控严密的消防安全信息网。网络织成后,一个巨大的数据信息库也会随之产生,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检测与监控数据不停地补充进去。

这些检测与监控数据可以联网共享,消防监管部门、消防队、消防设施用户、消防施工与维护单位都能被赋予相应权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便于信息互通。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信息联动效应,实现灭火救援指挥的“智能化”。

易建军还十分重视信息的可视化,实时监控传回的画面不只是枯燥的数字,而是形象直观的图像,比如各种仪表正在工作的画面就跟在现场看一样。

日常管理,大数据来帮忙    消防设施总会有损耗,也难免发生故障,因而需要定期检测与维护。易建军的智慧消防系统能够把这个过程变得信息化,节省下许多人力。比如灭火器是有使用期限的,一般全新的可以用5年,之后每2年要充装干粉或更换1次。这些记录与更换工作都要人工进行整理、核对、实施。“以我校为例,9—10月期间,保卫处就对几十个批次,共计2047个干粉灭火器进行了充装或更换,工作量也是不小的。”对此,易建军有妙招。巡检人员只要拿着他设计的RFID巡检器在大楼里走上一圈,就能感应到到期需要更换的灭火器,而且这些历史记录都能够存储下来,方便调取。

此外,智慧消防系统庞大的数据信息库也有助于实现日常管理的“精准化”。通过对经年累月积累下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能够发现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问题,哪种管道更经久耐用,哪种水泵故障率高了点,哪种设备使用起来不方便等等,这些信息反馈有助于监管部门提升管理质量,施工单位科学选材,用户提高使用效能。

老百姓也能受惠于智慧消防系统的云平台,只要在手机上下载相关APP,联网后,老百姓就能了解一些消防知识,如楼里有哪些消防设施,如何紧急逃生、如何灭火等。

上海科技报》B2版



    原文来源: 上海科技报   |  发表时间:2015-12-08   |  作者:陶婷婷
    原文链接: http://www.duob.cn/cont/823/18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