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跨国家庭的慈善情缘

23.01.2015  19:24

    央视网特稿(记者 沈玮)一位热心慈善的中国大姐,一位古道热肠的英国大叔,还有两个可爱的混血孩子,组成了在苏州工业园区琼姬墩社区鼎鼎有名的跨国家庭,哪里有人需要帮助了,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

    历经传奇的热心大姐汤崇雁。

    这个热心的中国大姐,名叫汤崇雁,今年45岁,一个地道的上海人。说起与丈夫的结缘,还要从一场逃婚开始。90年代初,为了摆脱父母包办的婚姻,正在读大学的汤崇雁通过考试,加入了一家在阿联酋设有办事处的公司,就是在这里,汤崇雁遇到了来自英国的工程师John,虽然俩人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但是爱情的种子却在他们身上慢慢地生根发芽,1995年,冲破一切阻力,汤崇雁和John举行了婚礼。婚后,汤崇雁没有随丈夫John去英国定居,而是把家安在中国,孕育一双儿女,成为全职主妇。

    虽然闲赋在家,但从小就不安分的汤崇雁很快找到新的人生方向,与朋友一起成立了“汤大姐”慈善公益队。以慈善助人、传递爱心为理念,积极开展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

    古道热肠的中国爸爸John。

    因为工作关系,John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家庭的担子全靠妻子支撑。

    在采访过程中,“Change”一直是John强调的单词。他告诉记者,有一次随妻子组织的慈善活动去山东省著名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帮助时,深切地感受到大山里条件的落后和艰苦,他说,那里的村民,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John觉得,帮助人们改变生活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

    从那以后只要有时间,只要妻子有活动,他总是妇唱夫随。汤崇雁要去贵州、山东等地实地走访贫困家庭了,John就会抽出时间陪着前往。在苏州,汤崇雁要去市慈善总会送定向捐助款,John就当她的司机。当汤崇雁为贫困家庭的捐款金额犯愁时,John也会自掏腰包,赞助一笔。

    除了捐钱捐物,去年,John还和汤崇雁去北京外专局考试取得“TEFL”教师证,为的就是能到苏州农民工子弟学校英文支教,将纯正的英语口语传授给学生。

    汤崇雁展示她的捐赠证书。

    言传身教之下,汤崇雁的女儿汤燕妮、儿子汤杰克现在也成为家庭慈善路上最忠实的拥护者。2010年,汤崇雁一家在苏州市慈善总会设立了由他们四人冠名的爱心基金。

    现在,汤崇雁又开始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发起“微信公益”。她创建的微信群聊组,如今已有100名好友,其中大多是“妈妈”,因此汤崇雁给这个组取名“苏州爱心妈妈团”。

    前不久,“爱心妈妈团”通过微信发起救助白血病患儿朱思佳、失聪小男孩张聪的倡议,得到社会广大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为朱思佳募集善款14200元,为张聪募集善款11200元。

    十四年寒来暑往,汤崇雁一家先后通过个人出资和发起公益活动等方式筹集百万善款,将爱心资助遍布苏州、贵州、云南、四川、山东等地。在她们的帮助下,山西贫困山区的丹丹已经出国深造并就业,贵州山区刘燕芝成为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通过牵线搭桥,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为陕西省户县余下镇三所小学捐赠了55420元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多媒体教室。

    汤崇雁觉得,爱心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