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上海的小众古镇
09.07.2015 11:38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说到上海的古镇老街,不单单只有朱家角或者七宝。其实在上海,“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小众古镇,不仅历史悠久,风景美绝,人也很少,三五好友来个周末游特别棒。
松江仓城 今天的仓城,还留有明代后期至清代初期的古建筑16处,清代中、后期建筑767处,民国时期建筑74处。
取名“仓城”,是因为此地是明清两代松江府漕粮的重要储藏地,松江大米进贡京城,漕运船队就从这里始发。仓城地区河流纵横交错,“门前连街市,屋后闻橹声”,生动地描绘了古时市河两岸百姓的真实生活。
。建于明代天启六年、以南北向跨于古市河的大仓桥无疑是这里的标志性历史建筑,全长五十余米,五孔拱型,为上海地区所罕见。
杜氏雕花楼
古时沿河而筑的民宅、店铺,如今仍在。著名的有杜氏雕花楼、费骅宅等。杜氏雕花楼是晚清至民国的建筑,现存四进,前两进为清代老楼,第三进是民国时翻建的新楼,据说还是时任松江区长杜怡清的婚房。此楼中西建筑装饰,如今虽显面目颓败,但其中的雕花门窗依然存留着昔日风雅的旧韵。 青浦商榻古镇 位于青浦的西北部、淀山湖畔的商榻由于以前相对闭塞,与外界交往少,这儿的风景美,民风淳朴,或许是上海自然风光保存得较好的地区之一了。
商榻为水乡,全镇因河成街,桥街相连,古镇区内河道呈一字型,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开门见河,出门动撸”,绿影婆娑,青烟袅袅,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小桥、流水、人家”是描述江南水乡的名句,配合“ 粉墙、黛瓦、垂柳”的水乡迷人的自然景色,江南民居独特的风格在商榻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4年3月,商榻与西岑、金泽一起成立新的金泽镇。 青浦青龙镇 青龙镇是上海市早期兴起的集镇之一。位于市境西部青浦县东北境,白鹤以东,重固以北,北滨青龙江。青龙江为古松江(今吴淞江)故道,相传三国时曾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
明嘉靖年间,曾设县治于青龙镇,后又移青浦县治至唐行镇(今青浦城厢镇),青龙镇因有旧青浦之称。镇后有南宋酒瓶山遗址。现以取消建制,并入白鹤镇辖区。
镇上最著名的景点青龙塔位于青浦区白鹤乡青龙村,又名青龙寺塔、青龙雁塔。此处原为古青龙镇,是唐宋时期对外贸易港,有“小杭州”之称。
青龙塔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重建。清康熙帝南巡,赐名吉云禅寺,故又名“吉云禅寺塔”。塔为砖木结构,七层八角。现塔仅存砖身,为宋时原物。 嘉定娄塘镇
元代时,因该地多水,溪水常满,而改称为沔溪。横沔之名始于明代,据传横沔港形似旗杆,其南端的摇纱港西北走向,至小高峰地与东西向的沿船港交汇,呈三角旗状,小高峰是块氽地,恰似旗珠,俗有歇后语“旗杆跌倒─—横沔(眠)”之说,横沔之名因此而得。1910年(清宣统二年),横沔建乡,设乡政府于该镇,乡名遂定为横沔。
2000年7月,作为南汇行政区域调整的试点单位,经市政府批准,撤销康桥镇、横沔镇建制,建立新的康桥镇。新康桥镇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浦东三林塘 三林,别称“筠溪”。在很长时间里,三林只是水荡泛光,芦苇摇曳,鱼跃虾跳之地,后人把三林地区的母亲河三林浦称为三林塘。
三林发祥于北宋末年,鼎盛于明清。据《西林杂记》记载,北宋末年,福建人林乐耕携妻带二子来此定居,长子于上游建东庄,次子于下游建西庄,乐耕居中。此后别姓渐来渐多,形成聚落,东庄、中庄与西庄相连接,因其姓林,三庄合称三林庄,河流也就命名三林塘。 三林塘东林街
老街现在分为东林街(三新路至灵岩南路)、中林街(林岩南路至长清路)和西林街(长清路以西至外环高速公路)。改建好的是东林街和中林街,西林街还未改建,因此游客游览基本都在东林街和中林街。西林街上有座城隍庙,是唯一吸引游客的地方。
嘉定州桥老街
嘉定城区内的州桥老街,作为嘉定城区中心,自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起一直保存下来,在千步之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旧庙、名园而为国内罕见,可谓“嘉定之根”,这里也是人气最旺盛的老街区。同时老街也是连接孔庙、汇龙潭、秋霞圃等名胜古迹的旅游购物通道。
州桥,也叫登龙桥。始建于1245年,单孔石拱桥结构,南北走向,跨练祁河,石阶桥面南北各13阶。该桥于1998年重建,现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进入“海派频道”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09.07.2015 11:38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