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服务补心理落差 罗店大居重拾“老城厢”感觉
原标题:这里周边配套不完善,但居民区干部用贴心服务补上居民心理落差罗店大居,居民找到“老城厢”感觉
住进罗店大居两年多的戴秀云阿姨最近发了几张照片到朋友圈,引发朋友们纷纷点赞。照片上不是别的,正是戴阿姨每天晨跑时随手拍下的附近景色:周围的绿树葱郁、河水清清,常有小鸟欢叫着飞过。
原住中心城区的戴阿姨开始并不愿意搬过来:“这里离市中心太远,老不方便。”可是两年过去,戴阿姨的感受来了个大逆转:“这里的活动多,环境又清静,我的生活习惯倒是更健康了。市中心太闹,现在我可不愿意回去。”
规划12.5万人的罗店大居,目前入住了2万多人。对于这些先行入住者来说,适应全新环境、忍受周边配套短期不够完善恐怕在所难免。但在罗店大居,像戴阿姨这样心里发生变化的居民却不在少数。这背后,“以人为本”的服务是秘诀之一。
社区里竟有了“红娘社团”
佳翔苑居民区书记艾美莲,每月都要和居民进行面对面民情恳谈,倾听居民的各种诉求。
这段时间,几位阿姨过来和她倾诉了同样的烦恼:“我家女儿(儿子)年龄不小了,连对象都没有,急死人了。我们搬到罗店来,周围的人又不熟悉,想介绍个对象都难。”
很快,在艾美莲的张罗下,美罗红娘社团成立了。好多阿姨听闻,兴高采烈地要来当志愿者。不久前,红娘社团组织了第一次活动,20对来自小区里的单身男女,通过破冰游戏等开始认识彼此。当场还选出了魅力先生、魅力小姐。
让阿姨们开心的,不仅是儿女的婚姻大事有人帮助操心,更因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竟然会变得愈加丰富起来。
佳翔苑里最好的一栋公共建筑就是社区老年活动室。整整一幢房子,使用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里面健身房、乒乓房、舞蹈房、练功室、羽毛球场、电脑学习室、书画工作室……甚至舞台和化妆室都一应俱全。每日的活动安排都醒目地贴在门口。有些老年活动室还实现了WiFi全覆盖,手机、iPad统统能在里面无线上网。
从虹镇老街搬过来的董乃珍阿姨的日程安排是这样的:“周一健身舞、周二交谊舞、周四欢唱、周五民族舞……简直排不过来。有时候周末还参加社区组织的免费旅游。以前住市中心的时候,居委会活动也没有过这么丰富啊。”
邻居随时充当“爱心司机”
尽管相比以往的“大居”,罗店大居更注重统一规划、周边配套和社区品质,但由于一些设施仍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目前买菜、看病等“居民开门七件事”与中心城区相比仍有差距,这让一些迁入居民难免有落差。
就说买菜,由于菜场还不够多,大居面积大,最北部的居民走过来时间较长。社区中心、居委会等听取居民的意见后,逐步引入了各种便民方式。比如,小区内的365便民亭,居民一个电话便可送货上门;食行生鲜,居民通过手机下单,直接在冷鲜柜中取菜;还有的居委会为居民引入蔬菜团购,每半年团购一次,每周送菜上门;崇明蔬菜基地配送,每周末来社区摆一次摊。
再说交通,由于一些道路尚未全通,目前穿梭在大居内的公交不算多,与地铁的首末班时间未能完全衔接,造成一些居民出行不方便。一方面,大居积极引进了世纪联华、大润发等班车进社区,并与公交公司沟通,逐步缩短公交的间隔时间;另一方面,一些有心的居委干部也开始了“邻居总动员”。宝兴苑三村居民区书记桂燕青,早就做好了不少“有车一族”的思想工作。万一小区里的老人晚上有个突发情况又打不到车,这些热心的邻居们就随时充当“爱心司机”送老人上医院。
记者注意到,为了让居民们找到老城厢的感觉,大居里有的居委会特意打造出弄堂风情墙,将老上海画穿插其中,还有的居委会特意辟出一间茶友室,每周固定时间让大家“嘠三胡”。
不忽视任何一项居民诉求
佳翔苑里的夏妈妈,曾为残疾人电动车操心:停楼下室外不放心,停楼里又没地方。艾美莲得知夏妈妈的特殊情况后,很果断地为她开了个“口子”:“您把车停在居委会活动中心吧,我们替您保管,要用的时候打个电话就行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罗店大居里很多。在宝兴苑八村,有居民提出,健身区轮椅推不上去,居委会请物业帮助,修了两条很小、但正好够轮椅上去的小坡道。在美安苑,有一些动迁居民还有种菜的习惯,破坏了绿化。美安苑居民区党支部干脆与远景村共建了一个“美景园爱心菜田”,专门供居民种菜,目前种植了南瓜、茄子等21个品种,有效杜绝了小区“毁绿种菜”现象。
针对居民中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官方网站“罗店大居服务网”和微信号“美罗家园365”也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不仅提供便民信息,居民反映问题,只需掏出手机拍一张照片上传后台,镇网格化管理中心就可以将请求发送到相关责任部门,承诺24小时内解决。
美罗家园社区中心副主任张雁说:“由于罗店大居形成快、人员复杂、公建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不仅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社区,更要做好人心的工作,以不忽视任何一项居民诉求的态度,实现心理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