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规划 促改革 创一流】站在新起点上砥砺前行 ——记第二届“青年英才校长奖”获奖者、生工学院赵黎明老师

15.06.2016  11:38

    “决定了要做,就要尽力把它做好!天道酬勤,你的付出总会有所收获。”对赵黎明来说,无论是长达8年的企业工作历练,还是回归校园后的科研探索,“食品”都贯穿着他丰富人生经历中的每一个抉择,坚持与追求、荣誉和成果都和食品科学专业密不可分。


    潜心付出,水到渠成

      对于2015年,赵黎明用“最累的一年”来形容:辛勤的付出让他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和教授,获得了第二届“青年英才校长奖”,还在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荣获“2015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该奖项是由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社会力量奖,被认为是我国产学研界的最高荣誉。

    细数一路前行的点点滴滴,赵黎明认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是他能够获得各种荣誉的关键。8年的企业工作历练中,他做过国际贸易和研发的管理,担任过外企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和技术总监,也曾独当一面挑起民企总经理的重担。他一直实实在在地解决着产业实际问题,并用心在过程中凝练科学问题,把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博士论文《基于双膜耦合碱回收的甲壳素清洁生产工艺》中提出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产业化应用,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后,仍然继续研究,以期更大突破。

    过去8年来,在企业实战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回高校后的丰富产学研合作经历,让赵黎明获得了产学研界的最高荣誉。对此,他用“水到渠成”一词来归纳。对于公众越来越高关注的食品行业,他表示:“食品行业持续了15年两位数的增长,在任何其他产业中都不可能出现,这说明我们可干的事情很多,需要干的更多。


      悉心求学,专注志业

    谈到与“食品”的20多年的缘分,赵黎明坦言:“其实这个专业不是我自己选的,也不是第一志愿,不过, ‘民以食为天’,食品与民生息息相关,既然学了,就要学好它。”就这样,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他慢慢培养出了对专业的兴趣。

      在食品行业刚刚起步的90年代,赵黎明看到了“学好食品”的价值所在,于是在食品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无锡轻工大学(现在的江南大学),开启了跟随导师夏文水教授悉心钻研甲壳素的求学之路。甲壳素是他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求学阶段的研究重心,他后来又将其与分离提取共性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海洋氨基寡糖提质增效技术”作为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切切实实推动了甲壳素产业的技术升级。

    攻博期间,他要同时兼顾家庭、事业和学业,为了尽量不落下每一堂课,时任凯能公司工业流体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的赵黎明常常一天之内在无锡、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连轴转。周日晚上回到无锡家里,第二天上午上完课,再坐火车到上海站,地铁1号线转2号线到张江,然后打车到公司,到公司办完事再打车到磁悬浮,坐磁悬浮到浦东机场,然后再飞北京,晚上到北京办好事儿已经是子夜了。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他在这段“很累很苦”的岁月中坚持了下来,用短短3年半的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

    从“基于分子修饰和物性调控的膜分离关键技术”共性方法体系确立,到“基于流场特性的多尺度传质过程优化和在线反馈连续色谱系统”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从“基于酶膜技术的海洋氨基多糖提质增效技术”的研究,到“生物基尼龙聚丁内酰胺制备”技术的发明,结合企业工作实践和后来的应用基础研究,10年多的时间里,赵黎明形成了一系列的代表性成果,这些都与他丰富的经历、学识和科研积淀密不可分。


    尽心育人,力求创新

      回归校园让赵黎明开始认真思考起“学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和责任。他的专业背景和社会阅历,使他深知整个食品行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更加清晰。 “学科的发展必须符合其自身规律,还要符合产业实需,并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样才能始终处在学科前沿、开发出企业实际需求和关注的科研成果。

    2010年调入华理工作后,他组建了由6位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先后建立了华东理工大学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恒天生物基材料联合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长龙生物壳寡糖研究中心三个科研基地,形成了以“(膜及色谱)分离提取共性技术”为主体,以“生物基材料创制”和“海洋氨基寡糖提质增效研究”为两翼的研究方向布局,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突出工程特色。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赵黎明坚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的育人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对学生来说,不但要钻研技术,更要研究科学和学习哲学,最终为产业服务,所以,把学到的书上的知识变为活用的技能,才是工科学生应该做的。”而他所带的研究生,几乎都有过产学研合作的经历,学生在企业中表现出的对专业的热情和实践创新的激情,也往往很受企业的青睐。就此,他还制定了研究生企业实习制度,规定研究生必须参与至少1项的企业横向课题研发。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赵黎明多次担任班导师,2012年还被评为校优秀班导师。他特别强调国内外各种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10年以来,他坚持每年指导和大面积组织本科生参加全国及上海市的创新竞赛,并数次获奖。“通过竞赛与高手过招,让学生把自己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活生生的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势,可以培养他们对食品专业的兴趣,激发创新实践的热情和兴趣。

    “在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他尤其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每次班会,他都会给同学很多建议,假期前还会给我们假期阅读建议,推荐《大学》《道德经》等经典国学书籍。”他所带班级的团支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