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城“爆改”了一番,反而看起来更“旧”了
苏州市姑苏区总面积83.4平方公里,其中有14.2平方公里的面积是“苏州古城”。“古”是自然的,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保单位37处。另外,区内有虎丘、拙政园等国家5A级景区,平江路、山塘街2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沧浪亭、狮子林等8处园林,大运河5个核心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过,仍留在苏州古城的居民,多是些银发老人。近些年来,因为房子旧,又年久失修,配套的基础设施跟不上,有能力的年轻人逐渐搬离姑苏区。老苏州人都说,地处市中心,旅游的人多,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如何让苏州古城留得住历史,也留得住人?
经过改造的苏州老城里,围墙里一棵柿子树探出头。采访对象供图
旧房改造的“新”
陈大伯住在中张家巷里。这条巷子位于平江历史街区内,西接平江路、东临仓街,全长350余米,西段及中段分别坐落着评弹博物馆和中国昆曲博物馆,不少当地人觉得,评弹和昆曲是苏州的灵魂,中张家巷也有了灵气。陈大伯住的是老宅子,面积130多平方米。老宅子到处都是宝贝。“有懂文物的到我家来,看到家里的6扇雕花窗户,非要收,5000元一扇,后来加价到10000元,我不肯卖。”不过,这么“宝贝”的房子,大多时间只住了他和老伴两个人。孩子们偶尔回家,他还要事先嘱咐:“不要开车,没地方停,乘地铁过来。”巷子路窄,别说停汽车,停电瓶车都要挡道。这些老宅子大多始建于清末到民国时期,砖木结构,屋顶铺瓦,密封性能差。冬天屋子里很冷,房间里的毛巾挂着都结冰。一到夏天,因为电力线路是后来铺设的,承载能力有限,空调开得久了,容易跳闸。2017年前后,中张家巷开始局部实施旧房改造。苏州姑苏古建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的徐学良是负责人之一。“我们把房子收进来,按照古代的民间技艺修缮,是有效保护的唯一办法。”他带着团队,先把老房子全部拆干净,只留下梁、柱、屋顶等框架,再按照原有工艺,循着卯榫结构,把房子搭建起来。记者实地探访时,发现宅子里印花的柱墩、雕花的屋脊都留了下来。
本文来源:新华社图片 作者:巩持平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