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芭蕾舞剧《长恨歌》首演 辛丽丽感慨排练艰辛
上海大剧院与上海芭蕾舞团联合制作的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昨晚首演,为上海大剧院2014/2015演出季拉开大幕。“演员有很多跪、拜、蹦跳动作,然后骤停,仿佛电影快慢镜头交织。好几个男演员告诉我,心脏受不了,跳不动了。”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表示,“排演《长恨歌》不是爬坡,而是攀越峭壁。”今昨两晚首演后,《长恨歌》将继续修改,金秋有望再度上演。
回忆连续14周排练,辛丽丽感叹,“舞台演出来的,只是我们排练素材的十分之一。”首演前夜,首席演员、唐明皇扮演者吴虎生还在根据德国编导帕特里克·德·巴纳要求修改舞步与手势,“观众或许看不出区别,但对演员而言,它们象征了角色的不同心理状态。”
昨晚《长恨歌》舞台别具一格,左右两侧幕布被撤下,巨大灯架赫然映入眼帘,制造出古今穿越效果。对演员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奔跑又长了好几米,“以前在排练室里跳4步,到了35米大舞台变成跳8步,节奏感和默契度都要重新培养。”
两年前,帕特里克为上海芭蕾舞团排演《简·爱》,偶遇英文版《长生殿》。他被故事打动,主动提出希望能将此改编为舞剧。《长恨歌》设置唐明皇、杨贵妃、高力士、安禄山、陈玄礼以及月宫仙子等六个主要角色。月宫仙子贯穿整剧,见证这段“爱恨情仇”。帕特里克形容:“月宫仙子在整个剧中像指挥,唐明皇的角色像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杨贵妃的角色有点像女高音,陈将军、高力士等组合成了一个小的乐队,由月宫仙子来进行指挥。”
辛丽丽直言讲好中国故事不容易,“我一直在斗争‘要不要’。帕特里克说,‘我不会给你几年前的舞蹈界时尚,要排就要用当下最新的国际舞蹈语言。但中国观众能接受这种演法吗?比如‘离别’一场,编导要求演员们不要有表情,像灵魂被抽掉了。我担心会有观众看不懂。”
吴虎生也在面对中西融合的困惑,“西方编导喜欢融入中国民族舞动作,我们芭蕾舞演员做来未必好看,得自己揣摩‘度’。我要表现出唐明皇的君王气质,动作幅度太厉害,容易失去威严。”由于女主演陈艳在首演前两周突发疾病,上芭青年演员戚冰雪临危受命扮演杨贵妃。戚冰雪说:“我不停在找角色感觉。帕特里克告诉我,不要想杨贵妃,做自己就好了。”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