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国著名舰船设计专家、上海交大校友许学彦院士[图]

10.03.2016  16:17

2016年3月5日,我国著名舰船设计专家、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1948届校友许学彦学长与世长辞,享年91岁。  

许学彦,1924年5月11日出生。历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708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总工程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少年立志,一生不渝;青年求实,执着创新;耄耋之年,依旧秉烛前行。斯人已逝,其志长存。作为一名科学大师,他志在远方,将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船舶事业;作为一位长者,他淡泊名利,平易谦和的风范,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少年时期:志在蹈海, 造船兴邦

1924年5月11日,许学彦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郑陆桥镇北夏墅村。在那个山明水秀的小乡村,许学彦与船舶结下了最初的缘分。    

小时候夏天就喜欢到河里游泳、划船,我是家中五兄弟的老大,所以都是我掌舵,想到哪里就能划到哪里,这让我对船产生了一种感情。”初中二年级时,抗日战争爆发,许学彦从家乡一路逃难到了贵州,并在贵州继续中学的学业。一路逃难的经历,让许学彦感慨于中国国防力量的薄弱,并在那时暗暗下定决心:上大学要报考和国防工业相关的专业。    

13岁立志造船强国防的他,自此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船舶事业。高中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昆明西南联大航空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贵州平越交通大学土木系、重庆兵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面临大学与专业选择,许学彦想起家乡那些小木船,想起远离母亲的整整八年,想起逃难路上的每一天,想起儿时改变中国农村的交通、建造中国舰船的夙愿……怀着增强国力、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心愿,他最终选择了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从此迈上船舶科技的求知之路。    

重庆交通大学造船系,是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的前身。该系第一任系主任是我国造船界一代宗师叶在馥先生,著名老一辈造船专家杨仁杰、辛一心、王公衡、张文治、王荣瑸、杨俊生、杨槱等都在此系任过教。该系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分布在造船、航运、船检、海洋工程、渔业、海军各部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连续三届的主要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黄旭华,“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主任设计师、创造浮力顶升法进行水下合拢新工艺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发明奖二等奖的祝源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施工设计主任设计师卢在都出自交通大学造船系。当代中国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领域中每一个重大成就,都凝聚着交大造船系毕业生的智慧和汗水。他们领导着本行业的新潮流,为我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使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被誉为“我国造船专家的摇篮”。    

1946年,交通大学由重庆迁回上海,许学彦有幸成为了中国现代著名船舶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造船科研事业的开拓者辛一心先生的学生,并在恩师的指引下,真正开启了在交大的求学之路。    

交大生活:黾勉学习, 砥励德才

交大的四年学习生涯是许学彦学术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交大的校风校训、师生的爱国情怀,都深深影响、教育并鼓舞着他。“在交大读书是我一生最宝贵的时间。”毕业许多年后,说起在母校的时光,许学彦仍然感慨万千。    

在许学彦的学术成长历程中,有二位人物对他影响较大:一位是辛一心、一位是武彦荣。 辛一心不仅是他的师长、领导,更是他事业的领路人。    

辛一心知识渊博,他是我遇到的学识渊博而又诲人不倦的最好的一位老师,在交大开课最多,承担造船系原理等主要课程。他讲课时,不缓不急、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很有特色。记得他给我们教授船舶静力学课程时,在黑板上疾书指导公式,期间还不时进行讲解。从原理阐述、内容的分析到公式的演绎,均逐一交代,做到深入浅出,既清晰又易懂,他不像有些老师肚里很多学问,但口才不行,讲不清楚,他讲得很精辟。学生课后翻看记录的笔记,像是一本完整的教材,我至今都留着他的讲课笔记。 ”    

辛一心,1912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36年考入中英庚款第四届公费留英进入英国杜伦大学皇家学院学习,1938年获造船工程硕士学位,1938年至1940年进入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攻读造舰工程。1940年正值国内抗战时期,他在给家中的信里写道:“人离开祖国,如螺旋桨之离水。以儿之念祖国,知祖国必念念于儿也。”    

辛一心怀着发展祖国造船事业的迫切愿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在上海成立船舶工业局,任命他为设计处处长。辛一心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深深地影响了许学彦,他说:“辛一心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激励我,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就应向辛先生那样,怀有爱国情怀,为发展我国造船事业做出贡献。”    

1951年,当时船舶局成立伊始,任务不足。重视预研的辛一心为使许学彦他们专业不荒疏,更为以后接受任务做好准备,常拿些假想的任务让他们做。同志们因为有急于造船报效国家之心,常有“镜中看花,水中捞月”的遗憾。他就做我们思想工作,说明技术练兵、搞预研的重要性,要求大家安心下来。随着任务逐步增多,许学彦他们对设计工作已较熟练,能应付自如。    

耳濡目染之下,辛一心未雨绸缪、技术先行的作风也在许学彦的求学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以后的研究设计中他始终牢记先生的教诲,注重预研,技术先行。许学彦回忆说:    

辛一心先生不仅是我的老领导,更是我事业的领路人。1950年,我由辛一心介绍进入船舶工业局技术处设计组工作,这一行一干至今。起初,船舶局在四川路桥南之资源大楼,我们技术处在底层107室,是个大房间。辛先生的办公室是大房间头上隔了一个小间。我的绘图桌就在靠近小间的出入口处。辛先生经常走出处长室,到大房间来看看。他经常停下来看我设计的图纸,问情况、提问题,与我讨论,给予指导。先生对待船舶设计工作,一如对待教书,严谨、细致,务求最好。他对下属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讨论问题,调理清晰,以理服人。当时的设计图纸,重要的都要经过他审定后才行入库。”    

1957年12月16日,辛一心因肺癌与世长辞,年仅45岁。痛失恩师的许学彦非常悲恸,辛一心先生出殡时,从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到龙华墓地,他一直护送恩师的灵柩。    

科研生涯:乘风破浪, 铸就辉煌

回顾这位科学巨擘辉煌的一生,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海军重点、批量生产并出口的“62”型高速护卫艇,国家重点“718工程”中的主要三型船舶——即远洋跟踪综合测量船队的主测量船“远望号”、海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和远洋打捞救生船“J121号”……而这一切船舶设计的辉煌经历,都是从1951年许学彦进入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开始。    

1948年交大毕业后,许学彦进入了英国人开办的濬浦局充当实习员,主要工作是计划和计算疏浚挖泥船的挖泥量,并到下属单位张华浜船厂实习,看工人怎样修船。这对刚毕业的许学彦来说,增加了许多造船工艺、生产流程等各个环节的实际经验和知识。同时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好的设计,才能造出性能优良的舰船;而有了好的设计,还要有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才能造出高质量的舰船。这些宝贵的经历对他后来从事舰船研究设计影响颇深。    

许学彦当时的办公地点在外滩海关大楼的五楼,可以凭窗眺望黄浦江。江面上挂着各国国旗的优良船只来来往往,而往返浦东浦西之间的平民百姓却只能乘坐小舢板,许学彦心中总有种失落悲愤之情。濬浦局原系洋人机构,管理者霸气十足,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许学彦有一种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感觉。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许学彦目睹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扰民的铁的纪律,亲身感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民经济日趋恢复,物价渐渐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市民生活安定。国家各方面的建设突飞猛进,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而许学彦所在的濬浦局却人浮于事。此时恰遇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成立,许学彦想濬浦局虽然待遇很高,但它只修船不造船。为了实现设计大船的理想,1951年,许学彦向濬浦局军代表提出辞职。    

从濬浦局辞职后,经恩师辛一心教授介绍,许学彦进入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从事船舶设计工作。许学彦自幼以来的造船梦想终于实现。从此,他进入舰船研究设计领域:从小型的机帆船到万吨级的远洋货轮、从小炮艇到大型登陆舰、从民船到军船、从各种工作船到“海上科学城”的航天测量船……他将自身的一生融入了舰船世界。    

1961年,许学彦任七○八所一室副总工程师。1961年底,海军委托七○八所进行新型护卫艇的改进设计,许学彦担任技术主管。    

1962年1月,由许学彦带队到北京接受任务,随即去大连造船厂、东海舰队了解情况,听取指战员意见,为开展设计工作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获取了许多一手资料。为减轻艇的重量,他提出使用比重较轻的泡沫塑料代替原艇使用的压缩软木,但是战斗舰艇对材料的防火性能要求较高,而泡沫塑料燃点低且着火后易漫延。后在上塑六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技术攻关,泡沫朔料易燃问题得以解决。泡沫塑料代替压缩软木,上甲板纵桁改用2纵桁加支柱,轮机管系设计、电气电缆布置均简化,以及大量使用铝材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使该艇重量减轻许多。    

在设计过程中,许学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严格把控每个技术环节。整个设计阶段共出图纸44份,其中18份都是由他亲自审定。在他的带领下,设计组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技术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顺利转入施工设计。该艇产品说明书,布置总图,纵剖面图、侧视图、侧影图、上层建筑及俯视图、底舱及液体舱平面图、横剖面图型值表、纵剖面图、水线面图,首制艇航速和螺旋桨计算书、费尔索天曲线计算书等,均由许学彦予以把关审定。    

1962年3月开始技术设计,6月施工设计,12月首批艇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1963年9月完工,10月成功交船。这项任务的完成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海防实力,而且还援助其它国家,并换取外汇。    

秉烛之年:平易淡泊, 大师风范

 

许学彦对船舶设计的热情横贯一生。90年代退休后,尽管许学彦已无法像从前一样,站在船舶设计的第一线挥洒汗水,但年届八旬的他仍然每天上午从家里徒步到中山南一路上的708所,与老同事们叙旧,了解最新的船舶动态。有时受邀出席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论坛,他依然思路敏捷、口齿清晰。    

1993年,许学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对名利,这位荣耀加身的科界泰斗一直看得很淡,“我从不去追求名和利,你不去追求,可能可以得到,你越去追求,反而得不到。”    

许学彦为人平易谦逊。在被问到科学事业的发展中最宝贵的经验时,他谦虚地说:“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国家把设计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要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就必须竭尽全力。我这一辈子就是老老实实干工程,把工程做好了比什么都好。”    

对于母校交通大学,晚年的许学彦依然怀有很深的感情。2009年8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团到708所采访他,许学彦向交大学子们讲述了自己不平凡的船舶设计生涯,提出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建议,为交大学子题词“前程万里”,并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这位为中国的船舶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老人如同大海一般宽厚、深沉。生前,他立下遗嘱:身后不开追悼会,不开告别会,不开追思会,不买墓地,不立墓碑,骨灰撒入大海。“人活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做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吧。”    

驾飞舟,远洋游。乘风破浪,天涯追踪,誉满神州。”许学彦不仅是新中国船舶设计的中流砥柱,更是平易谦和的一代大家。斯人虽逝,但他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和淡泊宁静的大家风范却长留人间,鼓舞着千秋万代有志于船舶与祖国建设事业的青年。    

整理:张亦弛    

文中相关材料参考自《远望情怀:许学彦传》和《许学彦院士的人生关键词:13岁逃难立志造船强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