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自我造血 教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致富
东方网记者解敏1月21日报道:科技成果历来被视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其使用、处置一直按照国资管理制度执行。而今,在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下,科技成果已完全放权,相关收益都不必向上审批,单位可自主使用和处置。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沉淀了诸多富有成效和特色的经验,这其中,技术转移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
凝聚创新团队构建技术转移平台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导师刘海峰告诉记者,作为首批国家经贸委和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六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学校很早开始探索灵活的工作制度,根据学科特点聘请大学内部老师到转移中心兼职。这些人员是衔接本学科和外部社会需求的关键纽带。因为成果转化最大的困难,就是信息不对称,学校对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对学校的了解,这两端的脱节现象至今还是个严重问题。因此学校在构建平台时力争做好学校和行业企业沟通,尽可能实现科技成果无缝对接并高效转化。
华东理工大学在构建技术转移平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落实校地、校企合作,中心在各主要学院建立起技术转移工作网络,中心人员作为科技人员的组成部分,职称可按工程系列晋升、享受相关待遇等。中心还设立技术转移激励基金,促进校内技术转移资源整合。
利用学校资源,提供集成服务
从2000年开始,有一个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就是煤化工行业以及相关的洁净煤技术。煤炭能源消费占了上海能源消费的半壁江山。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实验室是一支较早关注到洁净煤技术的团队,其中之一就是“煤气化”技术,通过把煤炭变成非常干净的气体来进行油品合成,还可以制造烯烃等。
学校的技术转移中心对这类关键技术高度重视,利用所有可能的资源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其中一大优势是培养一大批学生,如今各化工骨干类的企业都有我们的学生,在技术还未完善的时候,学校就及时向企业宣传课题组正在努力的方向。宣传其竞争力甚至可以跟GE公司、壳牌公司这两大巨头去抗衡。
之后,“煤气化”技术与国际某著名公司同台竞标胜出,目前已推广到近50家企业,仅技术转移到美国合同金额就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成套大型化工技术首次向发达国家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政策敢为人先鼓励科研致富
早在十年前,东华大学就意识超前性地开放专利申请许可,专利申请许可的费用课题组可留一半。专利实施许可经费的50%可作为人员费、40%留给课题组作为发展基金;职务发明成果也可作价入股,成果完成人占有技术股份50~70%,其余由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持有;技术入股所形成的学校股权及分得的红利视为相关科技人员当年或次年的科研业绩,这些在上海部属院校知识产权管理中都是敢为人先的激励政策。
刘海峰告诉记者,华东理工大学的前任校长钱旭红曾算过一笔让他本人颇为“郁闷”的账,作为校长的他在学校教师收入排行中进不了前十,而通过统计发现,能进前十位的全都是科研团队的人。刘海峰说,这也体现了华东理工的胸怀,允许老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致富,这是一个学校的特点,也是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搞科研最好的氛围。
目前,专利实施许可已成为华东理工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重要形式,专利实施许可的到款金额占全部横向经费的25~3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这也坚定了学校未来在科研方面的发展方向: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现实利益驱动,激励更多能人加入科研工作。
从2015年上海出台“科创22条”相关政策以来,一系列鼓励措施都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让科研人员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拥抱市场。刘海峰认为:提高成果转化率,高校院所理所当然应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