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验肺”民工120万赔偿花去90万 氧气袋24小时不离身
5月8日下午3点05分,43岁的三期尘肺病人赵文海离开了人世。
“开胸验肺”的张海超说,“和赵文海见过两次,一次是2010年和记者去甘肃古浪采访;一次是在北京一个会上。他活的信心让我敬佩。很多尘肺病患者心理消极,但他积极向上,还自主创业(做手工织品等)。”
5月8日下午3点05分,43岁的三期尘肺病人赵文海离开了人世。他预料到自己活不过今年,但怎么也没想到,死亡来得这么快。
公众对赵文海的熟知,是因为他的维权经历。在生命的最后,他多次上访,并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要为自己的生命讨个公道。
2011年,赵文海带领着3个工友,从古浪到兰州,辗转多个部门,2012年8月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历时1年半,他终于胜诉了。赵文海曾希望,能拿到赔偿款去换肺,“如果移植不了,就留给孩子吧”。
5月8日下午3点05分,43岁的三期尘肺病人赵文海离开了人世。他预料到自己活不过今年,但怎么也没想到,死亡来得这么快。
他并不是今年第一个离世的尘肺病人,仅在他所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1年来,就至少已有5名重度尘肺病患者死亡。
最近1年多氧气袋24小时不离身
昨日,赵文海的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妻儿俞小红在家只有放声痛哭。他的儿子刚上大学,女儿今年高考。妻子因车祸,腿部截肢已23年,他的死也意味着,这一家人从此失去了依靠。
5月3日下午,赵文海再次被家人送入了医院。当天上午,赵文海突然喘不上气,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妻子和女儿吓坏了,赶紧把氧气的压力调到最大。
最近1年多,赵文海的身体每况愈下,氧气袋24小时不离身,即使上厕所,也不能间断吸氧。
他曾有过担心,并断言,自己活不过今年。这不是他第一次突发状况,发病前10几天,他刚出院。
5月3日,赵文海在地上一躺就是两个多小时。当他意识稍微清醒,俞小红和女儿一边帮他充氧,一边含着泪说:“我们去医院吧。”赵文海点头同意。
赵文海是一个严重的尘肺病患者。2004年,赵文海感到气喘、胸闷。2011年,被诊断为尘肺病三期,这也是尘肺病最严重的级别,无法治愈,几乎已经宣布了死亡。
2012年,赵文海夫妇曾去医院要求洗肺,但由于身体太虚弱,被医生拒绝。医生曾告诉俞小红准备后事,夫妇俩听后抱头痛哭。
赵文海却一直很乐观。他曾写道:”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脏,却有两个心房,一边住着快乐,一边住着悲伤,不要笑得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
尘肺“噩梦” 充满了后悔和抱怨
想到自己年轻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赵文海曾充满了后悔和抱怨。
1998年到2003年,赵文海和同村多人到甘肃省玉门市昌马金矿打工。采矿、打炮眼,虽然让他挣了六七万元,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先富起来的人”,还是矿上的“先进采矿工作者”。但终日与大量粉尘相伴,让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患上了尘肺病,并从此改变了人生。
赵文海感到胸闷、咳嗽、喘不上气,一直以为是肺结核。直到2011年,才被诊断为尘肺病,并且已经是三期。
2011年,赵文海带领着3个工友,从古浪到兰州,辗转多个部门,2012年8月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历时1年半,他终于胜诉了。
县政府分配给了赵文海一套安置房,妻子在家里开了小卖部,而他则组织了“古浪姐妹手工坊”,负责加工、销售鞋垫,这也是他们家的主要收入。作为上门女婿,赵文海夫妇的两位父亲,以及儿子和女儿,都需要他们养活。
戛然而止的生命完全没有征兆
住院的6天时间,对赵文海和家人来说都是煎熬。俞小红已经不记得赵文海出现了多少次呼吸困难了。
后几天,每天晚上赵文海几乎都喘不上气,睡不着觉。他不得不跪在地上,呼吸稍微正常了,再躺倒床上休息会,如此反复。家人的眼泪则一直打着转。
跪着睡觉,站着睡觉是很多尘肺病患者不得已的选择。赵文海曾感慨:“几乎只能吸氧度日,每走一步都憋气厉害,几乎要命!”
最后住院的几天,晚上睡不着,他和妻子聊起了人生,没说五六分钟话,就喘不上气,要大口吸氧:“我要死了,你们怎么办,你残废,两个小孩还在上学。”
俞小红则赶紧打断他:“你要活着。”
最后几天,俞小红察觉到了赵文海病情的不正常。但即使这样,赵文海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本以为自己能多活1年,因为他想看到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在赵文海去世的当天上午,病友周俊山、张太山还前去探望。周俊山是一位尘肺病二期患者,与赵文海家住同一个镇。他至今还想不通,赵文海为什么去世得那么突然。
8日上午,周俊山和张太山去看望时,赵文海还下床迎了他们。赵文海说,他可能活不过今年。俞小红也说,当天早上,赵文海还自己刷了牙,完全没有死亡的征兆。
中午,周俊山又去看望了同在一栋楼住院的5名尘肺病患者,俞小红则回家为赵文海准备午饭。下午1点多,俞小红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赶紧过来,人不行了。”
病发时,张太山正在陪伴赵文海,“两个人正在吹牛,突然他就不行了”。
两个小时的抢救,最终也未能挽回赵文海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