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胎妈肝癌后重生,“今天我与宝宝一起过周岁!”
上周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会议室里,多位肝脏领域权威专家与8位肝癌病友共聚一堂,参与“肝癌治疗方法选择、成功病友经验分享会”。分享会的最后一个环节,37岁的杜女士眼含泪花上台,与大家吟唱“生日快乐”,许了心愿吹灭蜡烛,“是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得以站在这里,与二宝一同庆祝这意义非凡的‘一周岁’”!
过去一年,对杜女士是劫难、也是重生。去年上半年,她赴美产下第二个孩子,还来不及感受喜悦,便发现了身体巨大变化:产后50天,她被查出超大肝癌伴有梗阻性黄疸,几乎没有生存可能。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眼看就要经历命运最严酷的考验。杜女士一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慕名找到中山医院肝内科夏景林教授,情况比专家之前料想的还要糟糕,“肿瘤特别巨大、伴有梗阻性黄疸、左侧血性胸水、中等量腹水、体质虚弱……”按照常规来看,患者已经“无药可救”,只可能进行护肝、降黄疸的对症,手术、介入、放疗均无可能。
夏景林告诉记者,“如果我再不接受这个病例,很可能意味着刚出生的孩子即将失去年轻的妈妈。医学的进步,有时正是在‘闯禁区’中实现的。”专家团队决定放手一搏:杜女士历经3次介入后,今年3月19日手术切除肿瘤,此后做了3次化疗,重生梦想最终成真!她激动得落泪,“一要相信医生,所有的治疗方案与医生沟通,积极配合医生;二要相信自己,慢慢了解、慢慢理解、慢慢治疗,保持良好心态,病魔并不是不可能打败的!”
来自浙江衢州的叶先生道出25年前自己的人生转折点故事。1993年,他前往北京开会回到老家,检查发现不幸患上肝癌。“当时觉得天都塌了!反反复复检查,可结果最终那么肯定,就是肝癌。”叶先生及家人第一时间求助在肝癌诊治领域久负盛名的中山医院。由马曾辰教授带领的团队,为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手术。多年前的记忆,依旧历历在目,“马教授相当认真,我的肿瘤位子很不好,他做了好几套方案未雨绸缪。万一一刀下去开不掉肿瘤,专家就准备‘埋管子’。看着医生如此谨慎细心,我内心有说不出的感激。”所幸,整个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半年,叶先生便回到工作岗位,“当时的我心里想,除了认真工作,我无以回报医生用尽全力为我延续的生命。”
此后25年间,中山医院成为叶先生的“娘家”。他坚持随访20年,作为存活时间最长的肝癌患者之一,他还积极配合医生的各种调查、提问,力图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医学科技进一步发展、造福更多患者。而今,叶先生已资助了11位生活困难的学生,他的事迹被老家媒体广为流传,“做善事,是我对中山医院最大的回报。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便会将中山医院给我的爱与温暖,持续传递下去!”
分享会上,中山医院原院长、肝脏内科专家杨秉辉教授说,我国普及乙肝疫苗接种,未来肝癌发病率将持续走低。但今日我国仍是肝癌大国,患者占全球患者数量的一半。尽管成功治疗的个例屡见不鲜,可从宏观来看,这些年来,肝癌预后总体没有明显提高,无法手术的患者占比80%。针对中晚期患者,治疗收效甚微:靶向药物索拉菲尼可延长生命仅为2.8个月,最新的免疫治疗PD-1对肝癌有效率仅为15%,肝癌防治形势仍任重道远。
夏景林教授至今积累574例肝癌介入新突破治疗病例,他认为,肝癌治疗,不要寄希望于单个药物或方法,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基本思路。至于患者是否有治疗价值,还应基于“安全、经济、有效”的三个原则,最终达到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两个目标。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