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职业农民推动未来农业更加安全、有序、长久的发展
市人大代表王黎娜,毕业于复旦大学,5年前从银行辞职,回到浦东新区泥城镇挑起红刚青扁豆生产合作社的担子。2014年,她带领4180名社员在2.3万亩扁豆基地上创造了亩产值超过1.6万元、亩均毛利达到1.2万元的业绩,“扁豆姑娘”的名气就此传开。目前,王黎娜还是浦东新区妇联兼职副主席。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她将关注目光更多投向于职业农民的培育、养老、医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方面问题,并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希望通过职业农民推动未来农业更加安全、有序、长久的发展。
针对土地流转问题王黎娜提出,土地集中化、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安全监管,但土地流转中剩余农户有一种类型,即上有老需照顾,下有小需接送,导致不能外出打工,因而不愿意流转土地。由于这几亩地没能流转,致使已流转的土地不能连片。她建议,可以把他们的土地集中起来,或由村集体专辟一块集中土地,政府投入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明沟、水肥一体化设施、大棚等后,再给农民种植,让他们自给自足。这样,既能保证大流转的进度和土地利用率,又可让农民提高土地种植积极性,推进现代化、科技化种植,同时解决社会矛盾,减轻政府压力,有利于基层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王黎娜提出,家庭农场的产生可以解决小规模连片土地的种植问题,但从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除水稻可以统一收购外,对于种植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家庭农场来说,销售难是一大问题。比较可行的解决方式是,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对接,让家庭农场将主要精力用于生产;与此同时,鼓励发展农业专业服务团队。她认为,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最稀缺的是一线生产人员,老农人力不从心,年轻人不愿务农,引进、培养农技人员来农场长期工作,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这就为农业专业服务提供了市场需求。目前现有的只是市、区、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能提供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但这些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因此,可考虑发展一批更具针对性、商业化的专业服务;并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探索专业农业技术、生产管理等的服务采购。
针对农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王黎娜提出,目前职业农民由各区县培训,市农委授予职业农民证书,是否可以将培训课程设计得更标准化,并纳入人力资源保障局系统,真正将农民职业化,设立评级或职称评定制度,使农业人才能在农业领域流动,在土地流转、政府财政支持等环节中逐步将职业农民纳入流转或项目支持的要求,对职业务农人员信息时刻掌握。另外,吸引和培养农业休闲产业管理和服务的人才。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休闲、乡村旅游,这有利于农业从一产向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互动,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多渠道收入,吸引更多城里人往郊区跑,将城里的信息、资源、气息带到乡村,同时也让城里市民感受乡村气息、田间风光,呼吸新鲜空气,通过设计一些亲子游项目,既能让孩子接触自然、了解农业,也能融洽家庭氛围,增进家人情感,通过开发农业休闲游项目带动当地人员多渠道就业增收,如就业的工资性收入,以及提供民宿、餐饮等的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同时,农业休闲游项目对于青年投身创业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针对农业生产保障问题,王黎娜提出,多年前有人曾问她,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发展金融业、航运业等提升的GDP远高于农业,这样还需不需要有农业的存在?回答是肯定的。王黎娜认为,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必须保有农业生产。然而,农业作为民生产业的同时,也的确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农业往往显得非常无奈,故建议在继续提高农业设施化生产的基础上,完善农业保险,将病虫害也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增加农业保险项目,提高农民投保积极性,使农民应保尽保,降低生产风险,使农业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记者 陈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