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申城健在老红军 "穿皮鞋年代"不能忘"草鞋精神"
在申城,现有健在的红军老战士14名,他们中最大的98岁,最小的89岁。当年的“红小鬼”,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脊背有些驼了,耳朵有些背了,腿脚也不利索了。他们把赫赫战功留给历史,历史也给予了他们珍贵的记忆“勋章”。
在“八一”建军节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市双拥办、市委老干部局、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联合组织开展慰问红军老战士活动。其间,记者怀着崇敬之情,采访了部分当年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从他们的口述中探寻红色记忆。
饿死也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初见赵戈,着实让人震惊:一个人开着电动轮椅车出现在干休所接待厅的门口,双眼炯炯有神,身后的服务人员略带“无奈”看着这位坚持不让他人“搀扶”的96岁老人。老人至今身体硬朗,说话吐字清晰,岁月对他似乎格外“恩宠”。
在老人的记忆里,上世纪30年代,生活苦不堪言,去延安,找共产党,是赵戈唯一的想法。
说起在延安的日子,赵老津津有味:“我们驻扎在贫穷山区,连年干旱,每天只有四两河豆充饥。”由于长期吃河豆,战士们营养不良,不少人患上了夜盲症。夜晚行军时,只好把将士们用带子绑在一起去冲锋。队长看着心疼,有一次在驻地旁为战士们挖些野菜治疗。然而,当时有政策规定,不允许在驻地十公里内挖野菜,因为那些野菜是留给百姓的,队长因此受到处罚。战争年代,部队纪律严明,战士饿死也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那时候,不是一天两天啊,河豆一吃就是好几年,但说到做到。”
赵老至今仍保留着一双草鞋。1938年,他初到抗大,由于长途跋涉,鞋子磨坏了,区队长看到后说:“赵戈,你的鞋子坏了,快穿上我的吧。”他再三推辞:“区队长,你也需要鞋子啊。”队长半开玩笑地说:“我走过草地,皮肤糙,你来自上海,要是把脚走烂了,难道让我背你呀。往后你要学会打草鞋,革命之路还长着呢。”
革命胜利后,赵戈仍穿着这双区队长的草鞋。彭德怀老总看到后对他说:“现在革命胜利了,可以穿皮鞋了,但做人不能忘本。你把这双草鞋洗洗干净,等结婚了,有了孩子,过上了好日子,再时常拿出来看看,穿皮鞋也不能忘了‘草鞋精神’。”
赵戈离休后,一直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我希望年轻人能接过我们的旗帜,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尽管现在艰苦奋斗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当年不一样了,但‘草鞋精神’不能忘。”
大姐姐用生命救了9岁小红军
作为当年参加长征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苏力今年也已90岁了,“八一”前夕,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正在休养的苏老。
对于苏力而言,童年是苦难的记忆。1934年,也就是苏力8岁那年,红军来到她的家乡———四川青川县。苏力听说红军都是打地主保护穷人的好人,便横下一条心从地主家逃跑,投奔红军。因为年纪太小,她曾三次被部队婉拒,最终加入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31团的被服厂。
1935年3月,小苏力跟随红四军踏上长征之路。因为年纪小,军队中所有人都把她当作妹妹一样关心和照顾:吃不饱,姐姐们主动把自己的青稞分给她;实在走不动,大哥哥坚实的后背背起她。最让她感动的是,在一次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敌机在空中猛烈轰炸,一发炸弹就落在苏力身边,“轰”的一声巨响,苏力昏死过去。等她醒来,发现一位大姐姐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她。苏力满身鲜血,但毫发未损,而这位大姐姐却牺牲了。时至今日,苏力一直用感恩的心,铭记着这位无名大姐姐的救命之恩。
苏力说:“长征中经历的一切,使我始终相信共产党。希望当下的年轻人也能理解和懂得长征精神,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人。”
峥嵘岁月铸就不屈人生
他,13岁参加红军从事军队医疗,至今有着70多年卫生工作生涯。他,经历无数枪林弹雨,右眼在战争中失明,却永远在最前线背着药箱救死扶伤。从长征路上的一名小看护,到解放战争时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从新中国的卫生部医疗预防司司长,到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市卫生局顾问,洪明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了一段曲折坎坷又百折不挠的人生。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出发,踏上长征之路。作为医院小看护的洪明贵也随队出发。那年冬天,洪明贵经历过最难忘的寒冷。北风刺骨,雨雪交加,道路泥泞,步履艰难。战士们衣衫单薄,脚上没有袜子,草鞋又被烂泥粘住,只得赤脚前行;干粮袋冻得没法解开,空空的肚子让人全身发软。寒冷、饥饿折磨着他们,而敌军偷袭更使战士们疲惫不堪。危急时刻,军政委吴焕先赶到前面,从交通队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大吼一声:“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共产党员跟我来。”然后,他带着交通队的两个班冲进敌阵,和敌人血战到底。
过去的峥嵘岁月使得洪明贵为人谦逊,处世淡泊。谈及长征,洪明贵很少提起自己当年的磨难,却津津有味讲述着长征途中红25军经历的几次生死存亡的战役。他说:“正因为心中怀有对党的感恩之情,所以现在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愿意宽让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