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管理维护文化氛围 街头艺人首现上海
东方网11月1日消息:距离8位街头艺人首次出现在上海,已有一星期。第一天,有人“日入两千”,但工作日,大都“收入为零”。上海摸索与国际大都市文化氛围相匹配的“街头艺人”模式,已有6年,此次“破冰”,成为全国热点。但是牵头操办此事的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却认为,让此事成为热点,会导致街头艺人受不得风寒。最合理的做法,就是以常态,善待他们,并期待相关法律法规也能同步“升级”,最终能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日入两千”与“收入为零”
10月25日起,上海首批8位获得资质证书的街头艺人,在静安嘉里中心的广场区域“持证上岗”。有传言说,他们“日入两千”。对此,静安区文化局的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只有个别人在双休日收入高一些。”因为,街头艺人的活动范围,严格算来是在嘉里中心广场上,而上周六这里在举行文化集市,周日则在举行气泡酒节。而且,带着孩子前来的家长比较多。因此,街头艺人中水晶球、扎气球和扮小丑这一类受孩子欢迎的节目,收入就较高。而且,因为身处商业环境之中,围观者也更乐于资助。
但是周一、周二等工作日的情形就不容乐观了,大多数“收入为零”。因为工作日,加上降温,使得围观者比双休日少,而周围缺乏商业氛围的带动,几乎人人都在“看白戏”。
据韦芝介绍,2008年大代表提出建议制定“上海市城市街头艺人管理条例”,其中明确提出应对“街头艺人”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有专门部门对这项工作进行身份登记,对演出的内容、类别、地点和时间都要认定,并颁发演出许可证。在当年4月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该议案审议结果报告得到了常委会的表决通过。
此次,这8位街头艺人就是以“定时定点定式”的方式工作的。他们每天工作两小时,在相对固定的区域———以嘉里中心广场和安义路常德路口为两大区域。并且,他们演出的节目必须与申报时相符,也就是说申报前来拉琴的就只能拉琴,现场不能“改弦更张”。而且,他们都是事先经过遴选和培训的,还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创周”的举行地点上戏校园,提前“演练”了一周。演出行业协会还与他们一起订立了“不定价、不转让摊位、不销售、不乞讨、不扰民”等14项持证上岗的职业约定。
街头艺人是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街头常态和靓丽风景,在巴黎、纽约、莫斯科等欧美城市随处可见与行人分享快乐和艺术的艺人。曾担任政协市常委的文艺评论家杨展业透露,在他两年前执笔的《关于上海文化发展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就把“街头艺人”的“上街”提上议事日程。在他看来,应该集聚城管、工商、税收等各方面的力量,一起研究通过怎样的管理才能最终推进这一进程。
人大代表罗怀臻认为,街头艺人的整套管理体系要精心设计。例如,街头表演的内容,要根据周边环境精心设计。国外的街心花园还能展示青年画家的作品。在税收方面,宁愿先以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这些艺人直面市场挑战———这种挑战要比先买票入场的剧场艺术更残酷。杨展业还认为,街头艺人并不局限于街头,出于一年四季都可以谋生的考虑,像台北那样安置于一条地下约1000米的地铁换乘的通道里,或许对艺人和观众而言更人性化……等时机成熟后,就像法国蒙马特高地的画家一样,“入驻”先要交钱,盈亏就靠个人魅力了……最后,再从各方反映来通过市人大立法。杨展业说:“只要依法办事,没有办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