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我校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无党派人士热议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通过各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在统一战线成员中引起广泛热议。
会后,我校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无党派人士成员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精神开展热烈讨论并发表了各自的心声。
全国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钱锋 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的各项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对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明确具体的分析,对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了精准的定位,描绘了一幅清晰美好的未来发展蓝图。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提振人心、激扬斗志,有总结回顾,更有谋划布局,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前瞻性,又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中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大力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委员、校 农工党支部主委蓝闽波 表示,作为党外干部,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报告,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时代先锋,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核心,更加增强了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同时,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更加激发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上,努力为科技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动力和决心,努力做到深学力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国梦添砖加瓦。
上海市政协委员、校 民盟委员会主委黄发荣 谈到,报告从十三个方面展开,从总结与经验、历史任务、思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环境、国防、国家、国际、党自身等方面阐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振奋人心。黄发荣从报告中总结出了“新”“实”“爱”这三大感悟,并表示,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将一如既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舟共济、胆肝相照、荣辱与共,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市政协委员、校 民盟委员会 常务副 主委 安琦 发表感悟,习主席的报告通篇内容实事求是,既有对5年来发展成绩的肯定,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更是从各个方面为未来的发展制定了科学合理、高瞻远瞩的方略。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五千年古老文明再次腾飞,五千年国度再次崛起。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中年知识分子,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之所以有今天的“新时代”是因为我们有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有亿万名劳动者辛劳和汗水,有东方民族的智慧,更有一个民族发愤图强的决心和不屈不挠。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已经创造了奇迹,并将继续创造奇迹。
徐汇区人大代表、校 民盟委员会副主委常雅宁 聆听报告后,深切感受到习主席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关心,内心非常激动。她表示,作为一名民盟盟员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学习、全面落实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往开来,努力为祖国强大、人民幸福奉献更多力量。同时,身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不仅要做到关心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更承载着促进民族团结的使命,满怀深情用爱和责任勇于担当,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华,发展先进文化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汇区人大代表、校 民进支部主委赵玲 表示,十九大报告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目标任务,描绘出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仅让大家有获得感、成就感、自豪感,而且激发了大家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辉煌前景的期待,让大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有信心、有底气、有方向、有干劲。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立足平凡追求崇高,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全力以赴,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徐汇区政协委员、校 民革支部主委刘少伟 发表听后感,从报告中充分体会到了四个字的感悟:“实”“新”“精”和“严”。作为亲历者和实践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信心,立足岗位,认真履职,积极投身到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新的伟大实践中。
徐汇区政协委员、校 知联会会长胡爱国 (无党派人士) 表示,作为校知联会负责人,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全程收看了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并通过微信互动方式与多位党外人士朋友沟通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和看法。习近平总书记的大会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全面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进步,高屋建瓴地展望未来,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向前。作为一名党外教师成员,深感责任重大,在学校、学院党委的领导和党委统战部的关怀下,将充分体会中共十九大精神,坚持“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学校的创新发展,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而努力工作。
徐汇区政协委员、校 知联会副会长刘漫丹 (无党派人士) 谈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特别关注教育方面的政策与规划。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对于教育工作者说是极大的激励。十九大报告的指引和战略令每一个中国人鼓舞振奋,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将不断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深邃思想和理论真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 九三学社主委刘海峰 谈到,报告准确客观地总结了过去,更高瞻远瞩地谋划了未来,吹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号角。作为一名70后,经历了幼年时渤海之滨落后农村的困苦,童年时戈壁大漠三线基地躲防空洞的艰难,少年时红土地国家有色冶金重镇建设的热情,青年时申城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步入中年,作为一名高校老师,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有幸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将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坚持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传统,认真履职,继续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身更大的贡献。
校 致公党委员会主委李建奎 发表感悟,习总书记报告中谈到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十分鼓舞人心的消息。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国的强大必须依靠科技的强大,科技的强大必须依靠大学来培养具有远大抱负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以百倍的努力来完成这份光荣的任务,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学生,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校 民建支部 主委刘百祥 谈到,报告指明了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这是对民主党派的高度信任,也是对民主党派的殷切希望。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要继续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好参政党的作用。未来在支部建设中,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方向,在本职岗位上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农工党支部副主委刘学良 谈到,报告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浓缩了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会后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指导教学科研工作,在教学上上好每一节课,培养好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校 侨(台)联主席韩一帆 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统战团体负责人及党外干部,听完习总书记的报告,如浴春风。报告内容丰富,从各个方面对于崛起中的中国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务实的规划,是今后执政的理论基础;报告中心思想明确,首次提出转型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今后各项工作重心,对于今后中国的全面发展,规划了务实可行的路径。报告中在防腐倡廉、依法治国方面,毫不放松、毫不妥协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人民,是实现公平正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校 民族联会长马海燕 谈到,十九大报告对党和国家当前的发展状况给出了精准的描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国近年来的发展举世瞩目,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也是大家有目共睹,十九大报告中这一新提法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为全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魄力和能力。相信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生存的环境会越来越美,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自信。
欧美同学会华理分会会长涂善东 谈到,习总书记的报告大气磅礴,催人奋进,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携手创造新辉煌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作为教育与科技工作者,当努力奉行与实践之。其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报告中55次提到了安全,几乎贯穿了报告的每一个部分。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中国,作为“承压系统与安全科学”的学科带头人,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必将继续立足本职,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努力加强安全相关的学科基础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