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复旦-ZEW中国经济调查(CEP)结果发布:稳增长、调结构催生经济再平衡
近日,我校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发布第34期CEP的调查结果。
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14.29下降至10.53,景气指数出现下降;欧元区经济的景气指数从-16.67变为-5.26;中国经济的景气从0下降至-5.26。我校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中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虽然欧洲景气指数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指数出现负面程度收窄的特征,但英国退欧的风险造成欧洲经济指数大幅下滑的风险依然存在。”
201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6.57,与4月的调查数据相比,专家对201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下降。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2.45%,未来一年的通胀率为2.72%。孙立坚指出:“中国经济在完成第一季度较为亮丽的经济复苏表现之后,决策层认识到结构转变是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对市场预测未来由于退出落后产能、整治僵尸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放缓产生了较大的增长预期下调的作用。另外这一特征也反映在未来GDP水平下滑的预测结果中. 由于全球油价的反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暖的迹象,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短期和长期的CPI与上个月相比均呈现上升的格局。”
本期发布的商业银行景气指数比4月调查的景气指数下降约2个点;投资银行的景气指数上升约5个点;保险业的景气指数上升3个点。孙立坚认为:“受政府监管强化的影响,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景气指数出现相对下调的态势,而保险业受国家社会保障强化的利好政策推动继续保持上扬的态势。”
与4月调查结果相比,各代表城市景气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第34期最高经济景气指数地区为重庆,景气指数为33.33;香港经济景气指数最低,为-22.22。
从房价景气指数来看,与4月调查相比,除去天津,内陆各代表城市房价景气指数均有所下降。本期北京房价景气指数最高,为23.81。孙立坚认为:“企业的景气指数反映在传统行业如汽车、化工、机械、电子、商贸、建筑等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扬的迹象,这可能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带来的联动效应。而电子商务关联产业和传统能源产业则出现景气下滑的态势,这可能是因为季度调整的因素以及互联网监管强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