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事关上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点”

15.03.2016  09:12

  迈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上海,正将“补短板”作为带动全局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对上海过去一年“补短板”的成效印象深刻,指出这是敢担当、敢负责、敢啃硬骨头的体现。

  持续用力补好短板,事关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点”,也事关如何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切的“痛点”,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增强发展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内在要求

  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补短板”是上海各级领导干部提及的高频词,对于走在全国前列,承担着排头兵、先行者使命的上海,如何理解“补短板”成为重中之重?

  郑惠强:补短板,即指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项、弱项,解决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问题。对上海而言,补短板,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盛亚飞:“木桶理论”大家都熟悉,短板太短,制约整体。短板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实践证明,短板绕不过去,越拖越难解决。惟有不断解决短板问题,才能不断踏上新的发展台阶。

  记者:为何是现在,把补短板放到如此突出的位置?

  郑惠强:从上海来看,以往工作的着力点是抓重点项目、重点地区,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历史的合理性。然而,随着形势和环境变化,不少局部问题、细节问题经过长时期积累,逐渐成为影响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突出瓶颈,有的还可能引发重大风险,必须要统筹加以解决。

  此外,从上海自身因素看,前30年支撑上海经济较快增长的资源条件和动力因素正逐渐消退,即“人口红利”的消退、“政策红利”的消退、“成本红利”的消退,这也倒逼上海必须摆脱对原有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必须尽快补齐各块“短板”,通过转型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正如市委书记韩正所言,短板制约了整个城市整体效益提升,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

  四方面短板亟待补齐

  记者:补短板,先要看清短板,找到短板症结所在。

  郑惠强:从短期看,全市补短板今年重点聚焦两项任务:一是继续围绕整治"五违"问题,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加强综合交通管理。

  长期来看,上海未来发展中还必须考虑解决"大城市病"、疏解大城市非核心功能和改善城市治理等问题。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目前已出现了"大城市病"的一些症状: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即未来发展面临着土地、环境、人口、能源等硬约束。因此,如何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通过把一些上海不具优势的产业疏解出去,进而带动人口疏解,将变得更加重要。正因为空间资源有限,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科学识别上海优势产业,使低效配置得不到资源,用市场力量推进结构调整。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好城市空间规划,以规划引领和控制城市发展。

  记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城市发展提出全新挑战。面向未来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哪些领域的短板必须引起高度关注?郑惠强:尤其要关注四方面短板。创新发展的短板,表现为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及其内在动力不足。应当看到,目前创新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建立,比如国资国企改革还不到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不足,缺乏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冒险意识的企业家阶层和队伍;公平竞争的创新发展环境还不够健全,一些行业垄断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依旧影响着公平竞争和创新发展。

  社会保障的短板,体现在人口、环境和防控的压力加大。上海人口的集聚速度快,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大,环境容量脆弱,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将给上海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公共服务的短板,主要是城市供给保障和治理能力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保障体系、教育质量、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外来流动人口服务、城乡困难家庭扶助等方面距离共享发展的理念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特大型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城市生态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尤其是社会治安顽症和社会管理难题反复回潮;城市运行安全与生产安全的风险隐患增多。

  政府监管的短板,集中在政府职能转换仍旧滞后。政府监管理念和手段还无法适应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时代要求。比如政府审批环节依然繁多,简政放权、帮助企业减负的措施不实;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效能有待提高;执法监督存在漏洞,依法监管力度不足,对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规制建设跟不上。

  补短板要精准施策

  记者:看到短板,如何补好补齐?

  盛亚飞:补短板同样需要"精准施策",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短板各不相同,比如中心城区的短板就和近郊、远郊不同,前者亟需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后者则是要加快补上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短板"。因此,不能用"一刀切"、"一碗水端平"的方式对待短板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

  记者:从"五违"综合整治的成效看,法治引领、制度完善是重要支撑。

  郑惠强:是的。要坚持法治引领,以良法推动善治。以社会治理当中存在的短板为例,应结合上海治理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管理提供法治保障。与此同时,增强市民法治素质,着力提高城市管理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的能力,逐步构建上海的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

  针对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制度缺失、老化、碎片化等问题,重点是强化制度建设,通过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和深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构建社会领域的基本制度体系,并在制度构建中,更加注重提高社会发展的系统化与协同化水平。

  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记者:补好短板,既是一种思想认识,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更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

  郑惠强:"补短板",是不推诿、不回避,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实干精神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担当精神,敢担当、敢负责、敢啃硬骨头,也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着力提高补短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短板"常常涉及各种利益关系调整,牵涉面广,问题综合复杂。在解决的过程中,难免要办难事,破难题。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冲在前、做在前,真正为广大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同时,补"短板"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目标确定之后,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本报北京3月14日专电)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