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堰老街:整片老街半新半破

16.12.2014  09:13

图片说明:在章堰村,深宅大院透露出古村落的痕迹。

图片说明:章堰村老街傍水而建,颇有水乡风味。

  喻晓初次去青浦章堰老街时,因路太难找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打道回府。第二次去时,他被老街沉静的光影美景打动,在他的心里,这里是“最惊艳的老街”。“那天阳光很好,金泾桥桥身似乎闪着金光,桥下绿水流过,衬着一旁黑白古朴的破旧老宅,太美了。”但是,当他再度回访的时候,初看惊艳的老街背后的衰退渐次显露出来,令人唏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由于年代太过久远,章堰老街的部分建筑已成危房,居民为了继续居住不得不拆掉重建,这些如普通农村自建房一样的水泥楼蚕食着章堰村“”的那部分,使整片老街呈现出一种半新半破的“古怪”。

   百年老屋成危房被迫重建

  章堰村老街位于青浦区重固镇,姚章路与陈章路之间。当地道路偏僻、遍地农田,老街方位不容易找到。好不容易找对了位置,乍一看也很难相信这里会是老街。记者从村子南部进入老街时,看到了几栋自建的两层小楼,裸露的墙面和水泥柱显出建筑的简陋,但并没有古宅的痕迹。顺着老市河往北走,古村落的痕迹就一点一点展露出来。

  章堰村老街傍水而建,沿岸养着不少鸭、鹅,民居有台阶渐次下到水面,颇有水乡风味。建筑含石屋、砖木、或纯木结构,但大都已经破败,如同荒村。深宅大院成了残垣断壁,少了墙和屋顶,屋里院中已无分别,都是杂草漫地。昔日白砖黑瓦的房子,瓦片残缺破损,枯草藤蔓爬满了发黑破败的墙面……

  今年60多岁的李老伯就住在章堰街中。大约七八年前,他家古老的砖瓦平房实在破到难以住人,不得不全部拆除重新再建,才有了现在上下两层共200平方米的水泥楼。而在他家周围的房子俱已破败不堪,有的人家墙面倒了一半,用两摞垒起的砖头垫上黑色塑料袋,充当支撑的作用;有的木墙破损了就打补丁似的糊上一层水泥;至于已经没人住的纯木结构两层小楼,在百年的风霜雪雨中已经烂成了一堆木架子。一位村民说:“都是危房,不知哪天就倒了。

  “别说我,我爸也出生在这里。”李老伯朝自家屋内一指,里面的藤椅上坐着已经95岁的老父亲。“以前有一大家子,现在都出去了,只有我和我爸两个人了。”曾是建筑工人的李老伯如今也已退休,生活很单纯,每天最远的距离就是到三里路外的菜场买菜,然后回来一日三顿做给老父亲吃,晒晒太阳、看看电视,没事和邻居聊聊天。村子的变化他感受很深,踩着脚下的平整路面他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弹硌路’,后来上面浇了一层水泥。

   正经历一种被动式翻新

  清朝的《松江府志》和《青浦县志》都提到,章堰村起源于宋。相传宋代章庄简公章楶监华亭盐务时,于此筑堰安家,故名。自古以来章堰村,以章堰泾为市河,南经崧泽,穿越太浦河至松江,北达青龙江,明清商业极盛,有居民200多户,原有府城隍庙和县城隍庙各1座,每逢昔闰三月初三,六月二十四都有庙会。河西有市行、米厂、典当、商店、作坊、茶楼、酒馆等百余家。其时,有“金章堰、银重固”之称。解放初曾是章堰、堰西两乡人民政府驻地,1957年撤区并乡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到重固,章堰逐渐衰落。

  但据当地居民回忆,即使是三十年前,章堰依然很热闹。王阿姨今年四十多岁,住在老市河的对岸,在她的童年记忆里,老街有不少茶馆,闲暇时分居民总爱泡茶馆,济济一堂下棋聊天,小孩子则到处跑,男孩子在街上滚铜板、打弹子不亦乐乎。李老伯介绍,那时,老街上光药店就有七八家,肉店、粮店、百货、布店、铁店等等一应俱全。“现在很多开店的人已经离开或者去世了,店面也几乎拆光了。因为孩子少,附近连小学校都没有了。

  李老伯感叹:“村子现在人少,年轻人都走了。”这些年,不断有人买房子迁居市区,他们留下的老屋被岁月侵蚀越发衰败;也不断有人像李老伯家这样彻底重建房屋,新建的水泥楼如同普通乡间民居一样毫无特色,老街正在经历一种被动式的翻新。

  2012年,重固章堰村被评为上海市级传统村落,今年年中传出消息,已申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但老街上的人们,却很迷茫,尤其是对于村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