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颗12U立方星搭载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27.06.2016  09:42

6月25日,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翱翔之星”是国际上首颗12U立方星,是西北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微小卫星,主要任务是开展地球大气层外光学偏振模式测量,为偏振导航技术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未来,该系列卫星还可应用于伴飞巡视、对地遥感、数据中继等领域。

立方星(CubeSat),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1U(Unit)立方星,体积为10cm×10cm×10cm;在此基础上,可拓展为“2U”、“3U”甚至“12U”(20 cm×20 cm×30cm)。立方星是微小卫星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用化的立方星技术2014年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以周军教授为核心的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立方星研究。目前,该实验室已经形成了2U、3U、6U、12U等系列化的立方星及其组件产品,部分组件已经应用于国外立方星。实验室制定了立方星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和总装测试的研制规范,可以在3~6个月内完成1颗立方星的研制,具备了年生产10~20颗2~12U立方星的能力。

据“翱翔之星”副总设计师刘莹莹教授介绍,世界上的立方星主要以2U、3U为主。但由于其体积小,能够开展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任务受到限制。“翱翔之星”12U立方星的出现将大大拓展立方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的领域。

陕西省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主任、“翱翔之星”总设计师周军教授说,目前,实验室正逐步形成12U立方星的国际标准。未来,立方星设计的部分国际标准将由中国科学家制定。

据悉,这次上天的“翱翔之星”重量大约10公斤,运行于350千米近地轨道,在轨寿命约为3个月。

这个12U的立方星平台包括结构、热控、电源、通信、姿态管理等分系统,卫星上搭载了高可靠星载计算机、微型三轴飞轮系统、小型GPS/北斗接收机、星载电源管理系统、小型抗辐射计算机、卫星框架系统以及一体式卫星地面测试仪等设备。

“翱翔之星”有效载荷系统负责人黄河副教授介绍说:“我们制作的立方星,大量使用的是商业级元器件。这次发射的卫星,就是要重点考察基于低成本商业化产品的微小卫星,其可靠性设计、可编程重构星载计算机等关键技术。”

黄河表示,卫星“巡游”太空的各种数据,将由设立在西工大的卫星测控地面站接收处理。据悉,该星还是世界首次开展在轨自然偏振光导航技术验证,该技术从偏振导航信息获取的角度出发,开展大气层外偏振模式测量,这在国际上也具有“开创意义”。

据了解,未来,该实验室甚至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卫星定制服务,比如通信定制、地图定制等等。届时,“私人定制卫星”将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