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积极参与嘉定区青少年社区事务工作服务建设
3月5日,“2015年嘉定区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会议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嘉定区政府召开。嘉定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倪耀明,团市委党组成员、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主任周建军,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阮祝军,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林海霞,嘉定团区委书记董爱华出席会议。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沈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杨锃等参加会议。
会上,揭牌成立了上海市嘉园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同时,嘉定团区委与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签订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志愿实习及人才队伍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志愿者代表沈菲同学围绕“打造区校合作新模式,探索社会工作新常态”进行了交流发言。
上海大学作为嘉定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的首批合作高校,其社会工作专业以注重实务操作,理论联系实际而闻名。专业教师一方面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固定时间的实习,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志愿者实习制度更规范化;另一方面,专业教师深入实践,亲身运用实践结合理论来探索社会工作新方法、新思维,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主动共同参与理论研究及模式研究,形成科研成果,及时总结成熟的工作经验,并再次运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从而探讨建设社工事务“嘉定新模式”。此次合作将为上海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提供更多机会接触各种群体,尝试各种类型的社工服务,增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帮助大学生实现实习与就业达到专业对口,校地共赢。
会后,市、区、校及社会组织(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领导还召开了专门的业务研讨会。林海霞部长表示,在上海大学党委研工部和嘉定团区委的努力和配合下,依托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上海大学师生将进一步增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与服务方面的实践和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增强社工专业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提供帮助,努力构建“地校联动、学术支撑、师生参与、社会认可”的良好机制,最终有效促进嘉定区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网络的建设。
沈菲同学作为上海大学社会工作志愿者代表承诺,会在每次志愿服务前做好准备工作,认真细致服务,做好每次访谈,切合案主需求,详细做好项目策划,认真细致、保障质量完成每一次志愿服务。 同时注重积累、总结和提高,在志愿服务中不断进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增进服务热情。通过每一次帮扶,争取把社工理念和志愿精神融合,感染身边的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传递社会正能量。进而团结其他志愿者,注重将社工专业“助人者自助”的理念和团队合作技能运用到志愿者工作团队中,提高志愿者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最后,市社区办主任周建军、嘉定团区委书记董爱华、市阳光中心总干事范慧娟等领导也纷纷展望了“上海大学—嘉定”的双方合作前景,并充分肯定了这种地校合作机制的创新,勉励双方研究创立可持续、可复制的“嘉定新模式”,为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开辟新思路。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