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科研讲座“新时代上海社区治理的思考”举办
12月26日,科研中心首期科研讲座举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民政“十三五”科研基地专家刘建军做了“新时代上海社区治理的思考”主题演讲。匡鹏副局长出席,基政处、社会建设处、社区服务中心及科研中心等部门共四十多位同志参加。
匡鹏指出,民政工作各个领域都很值得深入研究,跨界的探讨交流非常重要,应当推动不断加强学习思考。上海社区治理近年投入很多,现在到了精细化管理阶段,需要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深化。围绕小区治理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治理的目标是什么,重点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等制度和机制,培养树立规则意识。
刘建军讲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已经形成了标准的“房权社会”,以房权管理为突破口,构建城市基层物权治理和物业管理体制,将是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基层治理必须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上来,即通过“法律公约化”,缔造有约束力、长了牙齿的“小区宪法”,促使上海基层治理达到真正的“精细化水平”。他进一步指出,社区仅仅有温度还远远不够,从根本上来说社区是集情感性与规则性于一身的“复合空间”。社区温度为社规民约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关系资本,极大降低了社规民约制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人们对社规民约的认同程度和实践能力。社区风度强化了人们在处理公共议题、参与公共事务中的交往频率和交往密度。从“有温度的社区”迈向“有风度的社区”,就是实现了从关系到治理的升级。如果说社区是一枚硬币,那么情感维度、关系维度是一面,规则维度、治理维度是另一面。关系维度包含着城市的温情与温暖,规则维度包含着城市的秩序与规范。有效的城市善治和社区善治是以温度与风度的相加作为其两大基石的。刘教授认为,“温度+风度”,构成了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迈向善治的两大标识。
主题演讲之后,大家积极互动、踊跃提问,就工作和学习中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与专家作了进一步的沟通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