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举行
消费认同体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广州 2015 年 12 月 30 日电(记者武勇) 2015年12月27—28日,由中山大学消费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主办的“消费社会学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与会学者围绕消费的城乡区隔、消费与社会福利、消费与情感、消费与身体等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消费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消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历来为学者所重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者徐京波将关注点集中在农村新型消费空间的兴起。他认为,消费空间的变化如超市和专卖店、网店、农业专业市场等,对农民消费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消费空间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消费空间在农村的延伸,它不仅是消费空间移植到农村,而且通过空间移植将城市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输入农村。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杨发祥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建构新目标的过程,并逐步出现了以消费认同为旨趣的代际转向。作为一种身份建构的有效机制,消费认同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基本向度。
消费决策也体现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变化。上海大学教授张敦福在其《从节俭到可持续性》一文中,从人们对待剩饭剩菜的态度着手,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和生活观的变化。他说,由于饥馑的个人经历和集体记忆,中国民众对待剩饭的态度和行为凝聚了家庭成员和私人关系直接的爱和亲密关系。此外,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方英提出,消费者自组织可以在消费者教育、第三方监测评估、代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参与产品设计、倡导有责任的可持续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讨会期间,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宁任理事长。
原文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发表时间:2016-01-04 | 作者:武勇
原文链接: http://news.cssn.cn/st/st_xhdt/201601/t20160104_28108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