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御风而行的海上丝绸之路[图]
|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刘士林等著,东方出版中心2017年5月出版 |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2017中国“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战略论坛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发布,该书用60万字、200余幅文献图片向全球化的世界讲述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故事。
在辽阔壮丽的中国海陆版图上,自东北至西南,依次布列着大连、天津、烟台、蓬莱、青岛、南京、扬州、苏州、上海、嘉兴、湖州、杭州、宁波、泉州、福州、厦门、漳州、高雄、汕头、深圳、香港、广州、澳门、湛江、海口、三亚、北海等27座名都名城。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藉以追溯过往、阐释当今和展望未来的对象。
还原27座节点城市
2007年,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和他的团队拟定了“中国城市群研究计划”,启动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城市群研究,介绍中国陆上丝绸之路沿线26个主要城市的沿革与兴衰、社会与文化、文学艺术创作等。2015年,《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完成并出版,引起极大反响。
在此期间,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出版后,刘士林团队很快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同样基于“文化城市群”理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港口城市为对象,进行历史与文化、古代与现代、海内与海外、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梳理和研究,还原古代海上丝路的发展历程,理清其重要节点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层结构,探寻沿线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为“重建文化认同,连接古今中外”提供知识和思路。
该书各章分叙一个城市,每章将以一个最具象征性的事件、事物、人文细节开始讲述,体现出一种“从头开始说”的气魄;其后在呈现整体地理面貌的前提下,将“细节放大”,以强烈直观的方式形成城市总体印象。图书坚持“历史叙事情节化”的原则,把“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写成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史:围绕城市风俗和生活方式等内容来写,给人以鲜活的感受;突出城市人物以及其中蕴涵的城市精神,以城市个体的命运为中心去阐释城市的命运;介绍重要的文化典籍、学术流派、艺术流派、民间艺术的源流等,写出城市文化的厚重感。而且图书通过“深描”的方式展示该城市在整个城市廊道中的构造意义,具有文化区域整体有机感。
展示中国海洋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但运输的商品、路径、方式及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出发的货物,主要是质量较轻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自中国出发的货物,已经变成丝绸、茶、瓷器、金、银、书籍等大宗货物。海上丝绸之路通过船只在海上航行,航线更为自由,路径比陆上丝绸之路更多。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所形成的城市廊道,也比陆上丝绸之路更为壮观。中国的丝绸之路文化,可谓“花开两朵”;而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半部中国城市文化史。该书通过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描写展示了中国的海洋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最突显之处是冒险精神。海上丝绸之路的冒险,是“御风而行”,行进在水里而非陆上,以直通而非间接的方式,直接到达沿岸或彼岸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核心在于市场意识。海上丝绸之路不计风险地去开拓,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巨额的经济利得,这有助于沿海一带市场与港口城市的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还在于宗教信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旅人与货物的通道,还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
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集中体现在文化的多元。中国传统文化里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家国观念”,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更多中国人远离家乡,侨居异国他乡,成为华人华侨。与此同步,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商人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定居中国。
与《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叙事》一书相比,《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廊道叙事》所写城市,不仅个个存活下来,而且越来越具有发展活力。而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经济型城市,与陆上丝绸之路所代表的政治型城市,在历史文化命运上的最大不同。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7.06.23 第6版 读书
原文: 御风而行的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