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不再重科研轻课程 禁“因人设课”
随着今年“考研热”的降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也紧接着提上日程。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禁止高校“因导师设课”,要求高校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对不合格的研究生,将进行分流甚至淘汰。
这是自2014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以来,教育部首次针对研究生课程改革发出专项文件,其内容从课程审查、选课、考核到教学激励等,涵盖了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
形成开放、灵活选课机制
《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认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切实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把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质量作为评价学科发展质量和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重心,一直在课程与科研之间摇摆不定。教育部和部分高校甚至要求导师需要有课题项目才能带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因而相应降低。高校现行的考核方式,过分看重教授所承揽的课题、项目、经费以及发表的论文数量。这些生硬量化的指标,未必能使学者真实的学术能力和贡献得到公允地呈现。
《意见》在鼓励高校教师回归讲台方面也做出了规定,表示将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师薪酬结构中,特别是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
《意见》还要求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研究生可以根据已有基础和兴趣志向,实现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选课。
定期审查已开设课程
教授回到研究生课堂,讲什么内容,《意见》明确要求:研究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避免单纯因人设课”。在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分类,并要“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
“硕士研究生的课,和本科没有拉开差距;而博士研究生的课,又和硕士生的课差别不大,有很多重复的部分,这种现象在过去很长时间都存在。”复旦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认为,《意见》对研究生课程提出要求,恰在其时。“在本科追求通识教育之前,大学的本科就是专业教育;现在本科阶段对专业学习的要求降低了,研究生阶段就需要加强专业课教学,特别是一些跨学科和科研前沿的内容。”
此外,不少高校研究生课程里,还不同程度存在“导师研究什么,就开什么课”的现象。《意见》明确禁止这种“单纯的因人设课”做法。
为保障课程质量,《意见》还强调要建立规范、严格的课程审查机制,定期审查已开设课程,保证课程符合培养需要、保持较高质量。除管理部门和内外部专家外,还将吸收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审查。
或将分流、淘汰部分学生
《意见》中关于研究生分流或淘汰的一句话,最为引人关注。《意见》指出,对于研究生综合考核发现问题的,导师要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和咨询,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补修或重修,确有必要的应对培养计划做出调整,不适宜继续攻读的应予分流或淘汰。
扩招以来的“严进宽出”,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许多教育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可能高达30%-50%,比如美国的博士生淘汰率为38%。实行淘汰制,将是中国研究生教育“舍量取质”的重要一步。
“研究生淘汰的问题,每所大学在制度上都有规定,比如要求博士生必须在入学后6年或7年内毕业,否则给予退学处理。但在执行中,存在不少难点。”熊庆年说,最大的难点在于,我国社会上对博士被淘汰的接受度太低,家长不能理解,导师也同情学生,不希望学生被淘汰而影响其就业和发展。“因此,各所学校在执行这条规定时,表现得很粗放。”
“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个问题,是学生在考研时的盲目性。”熊庆年说,很多学生考研仅仅是为了得到文凭,并不是立志于学术理想。“这样的学生,在就读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应,应该分流或淘汰,去从事一些应用性的职业。”
“宽进严出”甚至被淘汰,将是今后研究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