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里有"国宝" 林其谁:"喜欢所以持之以恒"
林其谁在工作中 摄影:曹磊
东方网记者李佳敏5月25日报道:初见林其谁先生的午后,上海迎来了一场大雨。当这位两鬓斑白的长者缓缓走进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会议室,坐定在我们面前,“顽皮”地说:“你们不提问,我可不会说哦……”时,我原本忐忑的心情,瞬间“落定”下来。
曾经,我对科研工作者的印象是不苟言笑、严肃木讷,而林其谁——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出身名门的“医”二代、获得德国洪堡基金的“学霸”、曾连续11年“掌舵”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老所长、同事朋友口中的“国宝”级人物——周身散发出和蔼可亲甚至“可爱”的“气场”,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虽然岁月在林其谁的身上留下了显而易见的痕迹,但并未抹去这位“智者”的光芒。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也逐渐领略到他“人格魅力”的所在。
难解之缘——医二代叩开生物化学研究之门
1937年,林其谁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父林兆耆是中国著名内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主编的《实用内科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大型内科综合性参考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医人。
家世显赫的“医二代”并没被要求“死”磕“医书”。林其谁告诉记者,读大学前,自己读了不少“杂书”,尤其喜欢武侠小说、名人传记和历史书籍。回忆孩提时代,林其谁更是对“学习”印象不深,“能想起的都是玩”,“比现在的孩子幸福”。
虽然林其谁拥有显赫的家世,轻松的童年,也无“继承衣钵”的压力,但耳濡目染,林其谁还是“毫无悬念”地将“学医”作为目标,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他本以为毕业后可以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不料命运却和林其谁开了个“玩笑”。1959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到上医招收一名毕业生,林其谁一毕业就进了生化所,自此,基础科学的大门为他打开了。
进入生化所后,可以预见的困难就接踵而来。由于学医出身,林其谁在生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很薄弱,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等于把有机化学从头学了一遍”。刚开始,林其谁自然不太适应实验室研究的身份转变,周末,还会跑去附近的中山医院急诊室陪同学值班。初入生化所的日子可谓非常不易,他先是做了半年的肝癌患者血液酶活性检测,后来,又下农场劳动了1个月。可就是这样,林其谁凭借天资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很快便跟上了生化所的日常工作,这“命中注定”般的情节,深埋下林其谁与生化科学间的难舍难分的情缘。
1961年林其谁参加了生化所举办的全国高级生化训练班,这大大提高了他的生化知识水平。接着在导师伍钦荣的指导下开展NADPH氧化的研究。林其谁废寝忘食刻苦钻研,早上6点多进实验室开始试验,一直做到晚上9点才离开,第二天还要抓紧整理第一天的材料。林其谁的进步和成绩有目共睹,25岁的他就带着自己的研究结果首次参加学术会议,在上海生化学会做了报告。次年,他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上发表首篇论文《还原辅脱氢II的氧化问题》。随后的研究结果又总结成多篇论文,其中三篇发表在《中国科学》上的论文英文版被1965、1969年的AnnualReviewofBiochemistry所引用。
艰苦岁月——人工全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1958年,由中科院生化所倡导的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正式启动。当年的科研条件非常差,生化所之前没有多肽合成的经验,实验所需的材料极端紧缺,连某些氨基酸都无法正常进口。在时任生化所所长王应睐等的组织下,胰岛素项目被分成了3组。1960年5月,林其谁加入了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的“大兵团作战”,在B链合成的团队中边工作边学习,当时还是生化“菜鸟”的林其谁开始时连往布氏漏斗里放滤纸都放不好,但“大兵团作战”的工作给他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机会。
1965年9月,历经6年艰苦工作,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2015年,恰逢胰岛素合成50周年,林其谁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难免唏嘘。生化所研究技术人员被分成两班连续工作,他和其他年轻人从晚上12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中午,合成多肽必须接触缩合剂,这也导致很多研究人员产生过敏,脸部又肿又痒……“可以说,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迄今为止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最好成绩。”谈起大伙儿努力得来的劳动成果,林其谁不无骄傲:“那时候就好像有一种精神在支持着我们,全所齐心协力,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从不计较得失利益。一切都是为了任务、为了集体,大家都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