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捣糨糊”的由来
“捣糨糊”,这个从上海流行到全国的口头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常用词。至于这个词的由来,一般人都会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流行语,再由上海而流行全国。至于这词在上海如何由来,即使上海人,也很少知道。
从词义上讲,和“捣糨糊”意思相近的,在上海话里早已有之,“混枪势”!“枪势”是什么?“Chance”也,所以,这个词就是洋泾浜过来的。相比之下,“捣糨糊”的出处就草莽的多了,它是九十年代初,上海黑道的一个术语,是“逃江湖”一词的音转,后来连词义也转变了。
那么,最早的“逃江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图:定海路桥)
“大杨浦”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常住户籍人口110万,其中很多是产业工人——在这之前,甚至还流传过这么一个说法:“闸北流氓、虹口黑道,都比不过杨浦的工人阶级拳头硬!”
而“定海桥”实际上是个街道,但上海人一般用这个词,来指这个街道及其周边密集的棚户区。上海滩上一谈起流氓、黑社会,没有不知道“定海桥”这名称的——前有造反派、国棉十七厂保卫科出身的王洪文;后有馄饨摊做起来的“地产富商”周正毅,都算是“定海桥”出身。
“捣糨糊”一词的源头,正是来源于定海桥的“流氓圈”。
道上闯了祸,不论被发现不被发现,第一做的动作便是逃跑。即使没有闯出事情,遇到“拉网” (上海话说的“严打”,还有用“刮台风”这个词) ,知道自己属于被拉网的鱼儿,自然的选择也是逃跑——离开本地,闯江湖,“逃江湖”的说法就这么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国庆都是刮台风的日子
到了90年代初,“逃江湖”一词开始迅速蔓延到了商场上,很多生意场上的人,开始频繁使用“逃江湖”一词,进行互相嘲笑和嘲弄。这样,“逃江湖”一词,就成了一个介于黑、白之间的切口。
所谓“切口”,是一种灰色流行词汇,是不登大雅之堂,但能让一般人作为口语接受的流行语言。上海人向来有使用切口的风气,一时之间,“逃江湖”一词就风行于世。
嘴上是这么说,但上海人并不清楚“逃、江、湖”三个字怎么写,更不知道它的本义,因此,就发生了音转,成为了“捣糨糊”。后来文人也加入了进来,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都出现了“捣糨糊”一词,一度还引发了报纸上的批评——毕竟这个词汇是个黑道用语,很不文化。
现在好了,黑道变灰道,灰道又变白道了,“捣糨糊”早已不是上海人的独享,成了举国皆知的一个词。不过依然有很多人还不知道,上海老话里,还有用“捣糨糊”暗指男女之事,这也是对“捣”这个动作做了一个“形象化”的延伸。
嘿嘿,下作!
对于“捣糨糊”的最佳诠释,依然来自阿拉上海人——柴志强在《丁约翰的打拼》里写的,“捣糨糊”的最高境界就是“上无泡沫,下面不沾底,中间不结块”,“捣糨糊包含了深沉的海派文化的意味,甚至可以说是中庸之道的光辉延续”!
“看懂上海”开通了线上微社区“旁友帮帮忙”,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浏览,并留下您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您也可以留下您对上海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您是老克勒,那请一定不要“吝啬”,让我们一起把 上海的人文面传承下去。